第一章:惊现白骨
雨水连续下了三天,浪白河的水位涨了不少。清晨五点,环卫工人老李像往常一样沿着河堤捡拾垃圾,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枯枝败叶翻滚而下。突然,他瞥见河滩上有个白森森的东西半埋在泥沙里。
老李眯起昏花的眼睛走近一看,吓得差点跌坐在地——那分明是一截人的手臂骨头!
坊城市刑侦大队办公室里,林远正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案件资料出神。三十五岁的他眼角已有了细纹,但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如鹰。桌上摆着半杯凉透的咖啡,旁边是妻子昨晚发来的短信:女儿发烧了,你能早点回来吗?
林队!技术员小王猛地推开门,浪白河下游发现人体骸骨,初步判断已经有些年头了。
林远立刻站起身,抓起外套:通知法医陈璐,马上出发。
现场已经拉起了警戒线。林远蹲下身,仔细观察那截露出沙土的手臂骨。雨水冲刷下,更多的骨骼逐渐显现——这是一具近乎完整的骸骨。
骨盆结构显示是女性,法医陈璐戴着橡胶手套,轻轻拨开周围的泥沙,年龄大概在20到25岁之间。骨骼表面有轻微磨损,应该是水流冲刷导致的。
林远环顾四周:发现其他物品了吗?
暂时没有。小王摇头,但骨头埋得不深,可能是最近水位上涨才冲出来的。
查一下近十年本市的失踪人口,年轻女性。林远站起身,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通知打捞队,把这段河道彻底搜查一遍。
回到局里,林远立即召开了案情分析会。会议室的白板上贴满了现场照片和坊城市地图。
死者女性,身高约165cm,陈璐指着X光片,骨骼发育正常,但右侧第三肋骨有陈旧性骨折愈合痕迹。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她放大颅骨照片,颅顶有四个微小穿孔,排列规整,像是某种医疗器械造成的。
林远皱眉:能确定死因吗?
暂时不能。但颅骨穿孔边缘整齐,不像是暴力所致,反而像是...陈璐犹豫了一下,像是手术痕迹。
手术?小王惊讶道,什么样的手术会在头骨上打四个孔?
神经外科的某些手术会用到颅骨固定系统,陈璐解释道,但通常会有配套的钛板或螺钉...
查一下本市的医院,林远打断道,特别是能做神经外科手术的。同时扩大失踪人口排查范围,周边县市也要查。
三天后,DNA比对有了结果。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死者名叫苏晓蔓,小王汇报道,22岁,坊城医学院学生。十年前——也就是2013年5月报的失踪。家属当年报过案,但一直没找到。
投影仪上出现一张青春洋溢的照片,女孩扎着马尾辫,笑容灿烂。
她最后出现是在哪里?林远问。
学校宿舍。室友说她晚上接了个电话就出去了,再没回来。手机也关机了。
林远盯着照片:查那个电话。还有,她的人际关系,特别是男性交往对象。
已经查了,小王滑动平板,通话记录显示最后一个电话来自一个公共电话亭,就在医学院附近。至于人际关系...他顿了顿,有个叫周浩的男同学,当时和她走得很近,但案发后有不在场证明。
再查一遍,林远说,十年了,有些人的记忆会。
第二天,林远和陈璐来到坊城医学院。校园里梧桐树郁郁葱葱,学生们抱着书本匆匆而过,没人知道十年前这里曾有一个女孩无声无息地消失。
档案室里,他们调出了苏晓蔓的学生记录。
成绩中等,林远翻看着,没什么特别。咦,这个实习记录——她失踪前在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实习?
陈璐凑过来:就是能做开颅手术的那个科室?
林远立即拨通了电话:小王,查一下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十年前的人员名单,特别是和苏晓蔓有接触的。
离开医学院时,林远注意到有个中年男人一直在档案室附近徘徊。男人约莫五十岁,穿着朴素,看到他们出来立刻低下头假装看报纸。
你好,林远走过去出示警官证,请问你是学校教职工吗?
男人明显紧张起来:不、不是,我只是...来查点资料。
关于苏晓蔓的?林远敏锐地问。
男人的手抖了一下:她...她是我表侄女。听说你们找到了她的...遗体。
林远和陈璐交换了一个眼神:李先生是吧?能请你到局里协助调查吗?我们有些问题想请教。
审讯室里,李成坐立不安。林远给他倒了杯水。
你和苏晓蔓关系怎么样?
不算亲近,李成搓着手,她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偶尔会来我家吃顿饭。
她失踪前有什么异常吗?
李成摇头:那孩子很乖,学习也用功。就是...他犹豫了一下,失踪前两周,她来我家时心事重重的,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医院实习遇到些事,但没说具体是什么。
什么事?
我真不知道,李成眼神闪烁,她只说他们拿病人做实验,我以为是小姑娘胡思乱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刑警林远请大家收藏:(m.2yq.org)刑警林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