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井中倒影
坊城市立医院精神科的走廊比周思雅记忆中的更长。她跟在陈璐身后,脚步沉重得像灌了铅。昨晚的决定让她一夜未眠——为了弄清真相,她同意接受一系列心理和神经学检查。
王教授是我们医院最权威的神经科学家,陈璐解释道,虽然我不赞成张大伟的做法,但全面的检查确实有助于我们理解你身上发生的事情。
周思雅点点头,心中却充满疑虑。她不是来的,这些记忆对她而言不是病症,而是必须面对的真相。但为了获得卜梅和官方的持续支持,她需要医学上的认可。
王教授的办公室宽敞明亮,窗外是医院的草坪。他本人五十出头,戴着金丝眼镜,眼神锐利而冷静。
周女士,他握手时力道适中,陈医生已经向我简要介绍了你的情况。非常...不寻常的案例。
接下来的两小时里,周思雅接受了各种测试:脑电图、核磁共振、一系列心理评估和记忆测试。王教授的问题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深入:
记忆是以第一人称出现的吗?
你能控制记忆浮现的时间和内容吗?
当这些记忆出现时,你还保有周思雅的自我意识吗?
最后,王教授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从生理上看,你的大脑完全健康,没有任何病变或异常放电。心理评估显示你有轻微的身份认同障碍,但远未达到人格分裂的标准。他停顿了一下,然而,你描述的体验确实超出了常规心理学解释的范畴。
所以...您认为这是前世记忆?周思雅直接问道。
王教授和陈璐交换了一个眼神。作为一名科学家,我对转世说持保留态度,他谨慎地回答,但不可否认,你掌握的历史细节和那些无法用常规方式解释的——比如突然会弹古筝——确实令人费解。
他打开电脑,调出周思雅的脑部扫描图:有趣的是,当你回忆那些前世记忆时,大脑活动模式与正常记忆提取非常相似,而不像幻想或虚构。从神经学角度看,你的大脑确实那些是真实记忆。
周思雅松了口气。至少,这位科学权威没有将她诊断为精神病。
我建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王教授继续说,特别是关于记忆提取的神经机制。当然,这完全取决于你的意愿。
周思雅正要回答,手机响了。是卜梅。周思雅,你能来公安局一趟吗?我们找到了赵黎明的遗物,想请你辨认。
公安局证物室里,卜梅正小心翼翼地检查一个老旧的铁盒。看到周思雅和陈璐进来,她招手示意她们靠近。
教会墓地要搬迁,工人在整理无名墓时发现了这个,卜梅打开铁盒,埋在一具男性骸骨旁边。根据教会记录,那很可能是赵黎明。
盒子里是一块严重变形的怀表、一支钢笔和几张发黄的照片。周思雅的手不由自主地伸向怀表——虽然外壳已经锈蚀变形,但她一眼就认出了那个独特的缠枝花纹。
能打开吗?她轻声问。
卜梅用工具小心地撬开表盖。内部机械已经完全锈毁,但底盖上的刻字依然可辨:明月同心,白首不离。
周思雅的呼吸停滞了一瞬。这是赵黎明送给林静月的结婚信物,她在梦中无数次见过它。更令人震惊的是,表盖内侧粘着一张微小的照片——林静月的单人照,已经褪色但依然能看清她温婉的笑容。
这是...卜梅惊讶地看着照片,林静月?
周思雅点点头,泪水模糊了视线。她拿起那几张照片:一张是赵黎明和林静月在某个花园的合影,两人站得并不近,但眼神中的爱意藏不住;另一张是婚礼照,林静月穿着简朴的白色旗袍,赵黎明着深色西装,站在教堂门口;最后一张...
周思雅倒吸一口冷气。照片上是年轻的林进荣和一位日军军官的合影,背景似乎是某个宴会。照片背面用毛笔写着日期和一行小字:与田中少佐商定运输事宜,须谨慎行事。
这证明林进荣确实与日军合作,卜梅分析道,但为什么赵黎明会保存这张照片?
周思雅突然明白了:因为这是证据!林静月偷拍的父亲与日军勾结的证据!她把它交给赵黎明,作为...作为揭发父亲叛国行为的证物。
房间陷入沉默。这个发现颠覆了传统认知——林静月不是单纯的受害者,而是主动搜集父亲罪证的地下工作者;赵黎明也不仅是抗日志士,更是林静月最坚定的同盟。
我需要重新调查整个案子,卜梅最终说,如果林家灭门是日军为灭口而策划,而非抗日武装的报复,那么历史需要被改写。
离开公安局时,陈璐担忧地看着周思雅:你还好吗?那些遗物...
让我更加确定,周思雅的声音异常坚定,林静月和赵黎明是英雄,他们为这个国家牺牲了一切。我必须让世人知道真相。
陈璐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点头:我会帮你。但周思雅...你确定要继续下去吗?每次接触这些历史,你都更深地陷入林静月的身份。我担心...我担心周思雅会消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刑警林远请大家收藏:(m.2yq.org)刑警林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