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桌面上,形成一个小小的光斑。周思雅用手指轻轻描绘它的轮廓。
我也错了,她最终说,以为你必须接受全部的我,否则就是不爱。但这对你不公平。林静月的记忆改变了我,张大伟。我不再是当初你娶的那个女人了。
我知道,张大伟苦笑,但这几天我想明白一件事——人本来就会变。五年婚姻,我们都变了很多,只是这次变化...更剧烈一些。
他伸手覆住周思雅的手:如果我愿意尝试爱上这个新的、更复杂的你,你愿意给我们一次机会吗?不设条件,不要求,只是...一起走下去。
周思雅望着这个爱了五年的男人,看到他眼角的细纹和眼中的真诚。她突然明白,爱情不必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她可以同时爱着张大伟,又珍视对赵黎明的记忆;可以既是周思雅,也接纳林静月的那部分自己。
我愿意尝试,她轻声回答,翻转手掌与他十指相扣,但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读我的小说稿,周思雅微笑,了解全部的我,包括那些...不同寻常的部分。
张大伟郑重地点头:成交。
烈士陵园的揭碑仪式在一个晴朗的日子举行。周思雅和张大伟、陈璐、卜梅一起站在前排,看着红绸布被揭开,露出新刻的名单:林进荣、赵黎明、杨勋普、陈树德...十几个被历史遗忘的名字重见天日。
卜梅作为案件负责人发表了简短讲话,介绍这些抗日志士的贡献和牺牲。当提到林进荣为保护卧底而甘愿背负汉奸骂名、牺牲全家时,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兵忍不住擦拭眼角。
仪式结束后,周思雅独自在新碑前站了很久。微风拂过,带来远处槐花的香气。她轻轻抚摸赵黎明的名字,没有眼泪,只有一种释然。
我找到史密斯牧师的后人了,卜梅走过来,他孙女保存着祖父的一些文件,包括赵黎明和林静月的结婚证明。教会同意补发一份纪念证书,如果你想要的话。
周思雅感激地点头:谢谢,那太好了。
还有一件事,卜梅犹豫了一下,关于那个被保护的卧底...我们查到了他的下落。老人已经九十多岁了,住在北京。他...想见你。
周思雅惊讶地睁大眼睛:见我?为什么?
他说在新闻上看到了你的照片,卜梅轻声解释,觉得你和林静月小姐...非常相似。我想他有些话,憋了八十年了。
回程的车上,周思雅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思绪万千。张大伟握住她的手:要去见吗?
周思雅点头,但不是为了追问过去。我想告诉他,林进荣和赵黎明的牺牲没有被辜负,这就够了。
当晚,周思雅坐在书桌前,翻开一本崭新的笔记本。在扉页上,她先写下周思雅二字,停顿片刻,又在旁边写下林静月。两个名字并列而立,就像同一灵魂的不同章节。
她开始写作,时而用钢笔,时而用毛笔;时而简体,时而繁体。文字流畅地从笔尖流出,讲述着一个关于记忆、爱情与身份的故事。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清辉如水。周思雅偶尔抬头望去,仿佛看见两个穿着民国服装的年轻人站在月光下,朝她微笑挥手,然后慢慢淡去,成为夜的一部分。
她不再困惑自己是谁。她是周思雅,也是林静月;是活在2023年的作家,也是记忆中存在了八十年的那个女子。两段人生,如同并蒂莲般在她的灵魂中生根、绽放。
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将过去与现在编织在一起。在这个平静的夜晚,两个时代的灵魂终于达成了完美的和解。
喜欢刑警林远请大家收藏:(m.2yq.org)刑警林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