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尽,“烟火厨坊” 的卷闸门就被撞得咚咚响。周小雨叼着牙刷冲过去开门,门外瞬间涌进三个 “移动食材库”:刘大婶扛着半扇腊鸭,竹筐上还挂着串晒干的榄角;早餐店王哥拎着个泡沫箱,冰袋里裹着肥瘦相间的广式腊肠;最显眼的是个穿蓝色工装的小伙子,胸前印着 “闪电外卖”,怀里抱着个老式瓦煲,锅底还沾着焦黑的锅巴。
“李老师救急!” 外卖小哥抹了把额头的汗,把瓦煲往案板上一放,“这是我祖传的煲仔饭瓦煲,昨天看直播说备赛缺家伙,我爷爷特意让我送来的!就是上周焖腊肉烧糊了点,刮刮还能用。” 瓦煲盖上的铜环磨得发亮,侧面刻着模糊的 “1982” 字样,看得沈亦舟眼睛直放光,伸手摸了摸煲壁:“正宗清远红泥煲,透气性比不锈钢锅好十倍,焖饭能锁牢腊味的油脂香。”
周小雨赶紧架起手机开直播,镜头刚对准瓦煲,弹幕就炸了:“这煲比我年纪都大!”“外卖小哥是隐藏厨二代吧?”“李老师快教煲仔饭!初赛搞这个绝对惊艳!” 她拢了拢沾着牙膏沫的头发,笑着喊道:“家人们早!今天备战《家常菜争霸赛》初赛,教大家一道‘懒人也能做的腊味煲仔饭’—— 不管是有瓦煲的正统派,还是只有微波炉的打工人,都能学会!”
沈亦舟已经把瓦煲洗得锃亮,白围裙下摆别着把迷你毛刷,正用猪油仔细擦拭煲壁:“正统腊味煲仔饭,锅具是灵魂。” 他举起瓦煲对着晨光晃了晃,“红泥煲透气不渗水,煮米饭时能形成循环蒸汽,锅底才会结出金黄酥脆的锅巴。普通铁锅煮不出这层脆壳,顶多算‘腊味盖饭’。”
李伟蹲在地上拆外卖小哥带来的腊味礼盒,突然举起根腊肠对着镜头:“家人们看这油花!选腊肠要挑‘三分肥七分瘦’的,用指甲掐一下,油能渗出来的才新鲜。” 他转头冲沈亦舟挤眼睛,“但打工人哪有闲工夫挑瓦煲?我昨天试了用微波炉饭盒做,照样焖出锅巴 —— 秘诀在最后三分钟‘干烤’!”
“胡闹!” 沈亦舟手里的毛刷差点掉锅里,“饭盒密封太好,蒸汽散不出去,米饭会粘成坨!而且腊味必须提前用温水泡软,再入锅煸炒出油脂,直接铺在生米上会腥气。” 他往瓦煲里舀入籼米,手指沾水比量着水位:“米和水的比例是 1:1.3,水面刚好没过指节,煮出来的饭才软硬适中。”
【细节提醒】沈亦舟用毛刷蘸着猪油擦锅:“新瓦煲第一次用要‘养锅’—— 装满淘米水煮沸,关火焖一夜,能防止日后漏水。每次用完趁热刷洗,千万别用钢丝球,不然会刮坏煲壁的釉层,下次煮饭就粘锅了。” 他边说边把泡好的腊肠斜切成片,油花顺着刀刃往下滴,“腊味要选广式甜肠配腊肉,蒸之前用高度白酒抹一遍,既能去腥又能增香。”
李建国趴在柜台上记账,蓝色账本新添了一页 “煲仔饭备赛清单”:红泥瓦煲(免费,外卖小哥捐赠)、广式腊肠(15 元 / 斤)、泰国香米(6 元 / 斤)、榄角(8 元 / 袋),笔尖突然停在 “锅巴形成剂” 上,抬头喊:“网上说喷这个能快速结锅巴,要不要买?才 9 块 9!”
“别买!” 老周突然从工具堆里钻出来,脸上沾着机油,手里举着个改装过的微波炉转盘,“我给咱做了‘自动锅巴器’!” 他把转盘扣在饭盒底部,边缘钻了圈小孔,“米饭快熟时,转盘高速旋转能把多余水分甩出去,比什么添加剂都管用。昨天试了三次,次次锅巴脆得掉渣!”
李伟眼睛一亮,抓起腊肠就往微波炉饭盒里塞:“沈师傅你看,这叫‘效率至上’!” 他把淘好的米倒进饭盒,加了半勺生抽和一勺香油,“先高火加热 5 分钟,让米吸饱水分,再铺腊肠和腊鸭,撒把泡软的榄角,最后中火加热 3 分钟 —— 总共 8 分钟,比你守着瓦煲省半小时!”
沈亦舟气得直跺脚,正要用正统理论反驳,直播间突然弹出连麦申请,ID 是 “广场舞厨神张桂芬”,头像里的大妈举着锅铲站在广场舞队伍前排。周小雨赶紧接通,屏幕里瞬间传来震天的《最炫民族风》:“小李老师!你那腊肠切太厚了!” 大妈举着把剪刀对着镜头,背景里十几个阿姨正围着石桌切腊味,“我们广场舞队发明了‘剪刀切腊味法’,不用案板,直接剪成片,还能边切边跳!”
弹幕笑得刷屏:“这是厨神还是舞神?”“求阿姨出同步教学!”“建议直接组队上综艺!” 张桂芬大妈突然举起个不锈钢保温杯,得意地晃了晃:“昨天用你教的方法改了个煲仔饭神器!” 她打开杯盖,里面赫然是分层的米饭和腊味,“早上六点焖的,现在还热乎,跳完舞开盖就能吃,锅巴脆得硌牙!”
【细节提醒】李伟凑到镜头前,对着保温杯拍了张特写:“张大妈这发明绝了!保温杯做煲仔饭秘诀有三:第一,米要提前泡 20 分钟,加水量比平时少一勺,防止煮烂;第二,腊味用微波炉高火叮 10 秒,逼出油脂再放进去;第三,盖紧盖子后倒过来放,利用重力让油脂渗进米饭,出锅绝对油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