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缓缓扫过挤在斑驳土墙前的孩子们。十二三岁的少年脖颈处还沾着晨雾凝成的水珠,开裂的嘴唇翕动着却不敢出声;穿补丁棉衣的小姑娘攥着树枝在地上画电饭煲的形状,冻得发紫的指尖在泥土里留下歪扭的线条。角落里最小的羊角辫女孩踮着脚凑近屏幕,睫毛上还沾着泪珠,突然指着直播间里转动的小熊电饭煲,奶声奶气地问:老师,那个会唱歌的锅煮的粥,是不是比煤炉煮的香呀?
原本热闹的弹幕突然陷入死寂,紧接着被潮水般的爱心刷屏。心疼得喘不过气 我要捐钱 地址给我 的留言疯狂滚动,张桂芬大妈的语音条带着哭腔顶到最上方:丫头别着急!大妈这就组织广场舞队捐杂粮,我家囤了二十斤小米呢!明儿就给你们寄! 随后跳出的捐赠链接瞬间被点击破万,后台不断刷新的捐款数字在屏幕上跃动,像无数跳动的火苗,要将深山里的寒意彻底驱散。
李伟喉结剧烈滚动两下,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泛起水光,他颤抖着双手将儿童电饭煲举到镜头前,金属外壳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小杨老师,这个锅先寄给你们! 他声音发颤,转身指向墙角堆着的纸箱,明天就安排人送三十斤杂粮,不够的咱用百万基金补!
沈亦舟修长的手指拂过瓷盘里五彩斑斓的杂粮,燕麦片与黑米在他掌心轻轻滑动:我们还会录教学视频教孩子们做杂粮粥。 他将儿童电饭煲内胆取出,演示着刻度线,这种迷你锅自带防干烧功能,比煤炉安全十倍。 说到这里,他忽然从白大褂口袋掏出个小笔记本,泛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食谱,正统粥品讲究 养人 ,小米配山药最养胃,红豆得提前泡发才能补血。 他指尖点过笔记本上的备注,给孩子们熬粥得用破壁机打碎食材,出锅前加两颗去核红枣,既能提味又不用担心卡喉咙。
沈亦舟指尖轻点操作台,目光透过镜头满是关切:给山村孩子准备杂粮粥有三个关键点 —— 第一,避免带硬壳的食材,像薏米仁这种,存在呛噎风险;第二,豆子提前煮至软烂,直接入锅焖煮能节省一半时间;最后,选 1.2 升迷你电饭煲,刚好够一个班级分食,功率小用起来更安全。
302 宿舍的弹幕瞬间被 我们捐电饭煲 刷屏,金属碰撞声从画面外传来。寸头男生抱着改装后的电煮锅挤进镜头,锃亮的限流装置在直播灯下泛着蓝光:李老师!我们参照实验室标准改的,过载自动断电,山区电压不稳也能用!二十个定制款明早发往县城! 这时外卖骑手阿杰的账号突然置顶弹幕,定位显示在冷链物流中心:向阳站点全员响应!五十袋当季杂粮已装车,带溯源码的有机货,冷链专车明天直达村口!
职场白领阿凯的连麦申请突然弹出,画面里公司茶水间热闹非凡。几个同事正手脚麻利地往纸箱里装填即食杂粮包,阿凯举着手机兴奋喊道:李老师!我们公司 200 多名员工自发组织,凑了整整 500 袋杂粮,还准备了 100 个定制保温杯! 他特意举起一个印着 好好学习,天天喝粥 字样的保温杯,杯身圆润的弧度映着暖黄灯光:这保温杯能持续保温 12 小时,保证山里孩子们早上装的粥,到中午还是热乎乎的!
搞笑的是,“银发学厨团” 的王爷爷连麦时,手里举着个搪瓷缸,里面装着刚煮好的杂粮粥,上面还飘着颗大白兔奶糖:“小李老师!我按你说的用保温杯焖的粥,加了颗糖,可甜了!我捐 100 斤红枣,给孩子们补气血!” 镜头里,王爷爷的孙子正帮着打包红枣,不小心把糖罐碰倒,糖块撒了一地,祖孙俩蹲在地上捡糖,引得弹幕笑中带泪:“王爷爷太可爱了!”“这才是爱心的样子!”
李伟一边登记捐赠信息,一边继续教粥的改良版:“家人们要是想给孩子加营养,煮的时候打个鸡蛋进去,搅成蛋花,不用额外放盐,红枣的甜味刚好。要是给老人喝,就把杂粮打成粉,煮成米糊,好消化。” 他说着,从抽屉里掏出个粉丝寄的 “迷你打粉机”,插上电,把杂粮倒进去,“这玩意儿几十块钱,比破壁机便宜,打出来的粉细得能过筛,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
沈亦舟则在旁边计算用量:“一个孩子每天喝一碗粥,200 个孩子一天要 10 斤杂粮,一个月就是 300 斤,加上电饭煲、保温杯,初步预算 5 万块,从百万基金里出,剩下的基金还能帮村里建个小厨房。” 他刚说完,周小雨就举着手机跑过来:“小杨老师发来了地址,还有村里的照片,他们连像样的灶台都没有,只能用三块石头架锅煮!”
直播间的爱心热潮呈燎原之势疯狂蔓延。打赏界面的金色弹幕不断刷屏,成箱成车的物资捐赠信息在留言区堆叠成山,更有不少网友主动请缨奔赴山村支教帮扶。就在这时,一个顶着 建筑师 认证徽章的 ID设计狮老林 突然在弹幕中炸开:李老师!我捐一套全流程厨房设计方案!把煤炉全换成智能电饭煲,从电路改造到台面布局都包了,保证给孩子们建个安全卫生的 梦想厨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