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厨房外传来一阵欢呼。陈默跑出去看,只见十几个留守儿童举着自制的 “感谢牌” 站在门口,牌子上用彩笔写着 “谢谢叔叔阿姨”,还有的画着爱心厨房和老枣树。带头的男孩叫小宇,父母在外地打工,之前总躲在教室角落吃冷饭,现在每天都来帮着整理厨房。
“李老师,” 小宇怯生生地递过来张画,上面是个男孩和女孩一起烤馒头,背景是爱心厨房,“我想跟阿枣姐姐一样,以后教更多孩子做热饭。” 李伟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那今天这堂课,你就当小老师,帮我教其他小朋友好不好?” 小宇用力点头,眼里闪着光。
催泪的场面在午后悄然降临。张叔坐在窗边的小板凳上,看着孩子们围着烤箱忙碌,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二十年前阿枣用过的围裙,洗得发白的布面上,还绣着个歪歪扭扭的枣子。“当年阿枣就是穿着这个,帮我给孩子们做饭。” 他把围裙递给小琴,“现在传给你,要好好保护它。”
小琴接过围裙,小心翼翼地套在身上,围裙太长拖到地上,她却挺直了腰,像个真正的小厨师。烤箱 “叮” 的一声响,第一炉枣香烤馒头出炉了。金黄的馒头表面印着枣形花纹,香气混着热气漫满整个厨房,孩子们围过来,每人拿着一个,小口小口地吃着,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张叔拿起一个馒头,轻轻咬了一口,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雪天。阿枣姐姐捧着烤得焦香的玉米饼,也是这样递给他,说 “张老师,热乎的”。眼泪不知不觉掉在馒头上,他却笑着说:“比当年的玉米饼还香,阿枣姐姐肯定闻到了。”
陈默掏出手机,打开阿枣的日记,翻到最后一页,对着镜头念:“我希望有一天,每个山区孩子都能坐在温暖的厨房里,吃着热乎的饭,不用再怕冬天的冷。” 念到最后,他的声音哽咽了,直播间的弹幕刷满 “阿枣姐姐的愿望实现了”“我们会继续帮你传递温暖”。
下午四点,直播接近尾声。周小雨公布了最新的捐款数据:林晓的 “枣香计划” 筹了 12 万,匿名粉丝捐了 5 万,留守儿童家长们凑了 3 万,加上之前的结余,总共 25 万。“这些钱会用来开设‘山区厨艺班’,教 16-22 岁的青年做简单的小吃,帮助他们创业。” 她指着屏幕上的报名链接,“已经有 80 个青年报名了,下周就开课。”
李伟举起手里的烤馒头,对着镜头说:“这堂烟火课,不仅教大家做馒头,更教大家传递温暖。从阿枣姐姐的玉米饼,到现在的枣香烤馒头,变的是厨具,不变的是想让孩子们吃热饭的心。” 沈亦舟补充道:“接下来我们会把‘枣香烤馒头’的配方整理成手册,寄给全国的山区学校,让更多孩子能吃到热乎的点心。”
夕阳西下时,爱心厨房的灯还亮着。孩子们帮着收拾操作台,小琴把没吃完的烤馒头装进保温饭盒,要带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张叔坐在老枣树下,给陈默讲阿枣姐姐当年的趣事;李伟和沈亦舟在整理厨艺班的教材,林晓寄来的枣泥配方被钉在最前面。
直播间的最后一幕,是所有人心手相牵站在厨房前,身后的落地窗映着老枣树的影子,镜头慢慢拉远,爱心厨房的招牌在夕阳下泛着金光。弹幕里最后一条留言来自 “烘焙师林晓”:“这不是结束,是开始。我们会把枣香带到更多山区,让阿枣姐姐的温暖永远传递下去。”
深夜的山区格外安静,爱心厨房的窗户还透着微光。张叔把阿枣的围裙挂在厨房的挂钩上,旁边是小琴的粉色袖套,还有林晓寄来的烘焙工具。月光透过落地窗,落在操作台上的烤馒头碎屑上,仿佛有个扎羊角辫的女孩,正悄悄走进来,闻着满室的枣香,笑着说:“张老师,厨房真暖和。”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