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组的第一次行动,是李伟亲自点的将:“贵州‘山涧米香坊’的菌菇价争议最大,陈默,你带着人去查,查得越细越好。”一周后,陈默就带着三个志愿者冒雨出现在米香坊,背包里的账本、卷尺、相机用塑料袋裹得严严实实——全是按李伟“透明化、留证据”的要求准备的。一进门,陈默没顾上喝阿婆递的热茶,径直蹲到竹编粮囤前,先核对采购发票上的“干香菇80元/斤”,再调出手机里李伟提前发的“野生菌与大棚菌市场价对比表”,转头问阿婆:“阿婆,您这香菇是山上采的吗?”阿婆掀开粮囤底层的干草,露出沾着泥土的干香菇:“都是娃们上山采的,晒三天才干,比大棚的香多啦。”志愿者立刻按李伟教的方法,拍下香菇纹理、称重记录,小王在账本上标注“野生菌菇,品质上乘,价格合理”。调查结果第一时间发给李伟,他看完直接让周小雨同步到公益平台,公示报告里除了明细、签名和实景图,还附上了阿婆带孩子们采菌的照片——那是陈默特意拍的,按李伟的话说,“让大家看看这些食材是怎么来的”。之前带头质疑的ID“小吴”在报告下留了长评:“我之前查的是大棚菌菇价,没考虑到是野生的,陈默查得细,李队把话说透,我服了。申请加入监督组,一起把账算清楚。”这条留言下面,三十多条“我也报名”的跟帖排起长队,监督组一下扩充到五十人,陈默特意给李伟发消息:“没给你丢脸,这第一道关守住了。”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