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能量棒,救援的事儿咱们直播结束细聊。”沈亦舟把拌好的原料倒进模具,用勺子压平,“大家看,模具要刷层薄油,不然会粘底。”他的动作精准,每块能量棒的厚度都一模一样,“这是淮扬点心的‘定形法’,边角要压实,不然烤的时候会散。”李伟则直接用手捏造型,捏出的能量棒呈不规则的长条形,边缘带着指印:“我这是‘藏式手作版’,不用模具,捏紧就行,适合家里没工具的朋友。”
弹幕里立刻出现“选野路子”“选实验室”的投票,江苏的一位健身教练发了张健身照:“沈老师,能量棒能加蛋白粉吗?我想给学员做加餐。”沈亦舟立刻回复:“可以,但要选乳清蛋白,加完要减少奶粉的量,不然会太干。记住比例,每加10克蛋白粉,减5克奶粉。”李伟插了句:“要是觉得没味,加点晒干的沙棘果,酸溜溜的解腻,还能补维生素。”
就在这时,暖厨外传来汽车喇叭声,周小雨跑到门口一看,立刻挥手:“李老师,农牧局的王股长来了!”话音刚落,个穿藏青色制服的中年男人走进来,手里拿着份文件,裤脚沾着泥点:“老李,参麦套种的方案批了,农牧局给你们申请了每亩两百块的补贴,还有三台播种机,下周到货。”他看到直播镜头,笑着挥手,“粉丝们好啊,我是农牧局的王福生,上次扎西家的牦牛救援,我跟着去了,李老师他们真是拼命。”
“王股长,土壤检测报告咋样?”李伟停下手里的活,接过文件翻看起来。王股长指着文件上的数据:“你们的土酸碱度刚好,就是氮含量有点低,我们调了批有机肥,下周和播种机一起送过来。”他凑到灶台前,闻了闻能量棒的香味,“这就是要跟健身品牌联名的产品?看着就好吃,比我上次买的进口能量棒健康多了。”
沈亦舟递给他块刚做好的生坯:“您尝尝,没放糖,靠蜂蜜调味。”王股长咬了口,点点头:“有嚼劲,雪参的味道很浓。对了,文旅局的李科长让我捎个话,央视的记者后天到,要拍你们的参麦套种和美食制作,让你们提前准备准备。”他刚说完,周小雨的手机就响了,是文旅局打来的,声音很大:“小雨,央视的车在西宁陷雪了,可能要推迟一天,你们把暖厨收拾一下,多拍点村民干活的镜头。”
挂了电话,周小雨有点着急:“暖厨的墙皮都掉了,灶台上全是油污,咋拍啊?”李伟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慌,下午让村民帮忙刷墙,用白灰水刷,又亮堂又便宜。卓玛妈妈她们会织藏式挂毯,挂在墙上当背景,比刷油漆好看。”沈亦舟补充:“我把营养检测报告整理好,贴在墙上,央视记者肯定要问这些。”
直播进行到一半,烤箱“叮”的一声响,沈亦舟戴着防烫手套打开门,金黄的能量棒冒着热气,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大家看,完美!”他夹起一块凑到镜头前,轻轻一掰,里面的雪参末清晰可见,“凉透后密封保存,能放半个月,比饼干耐放。”李伟则拿起块递给王股长:“您带点回去,给农牧局的同事尝尝,下次播种机到了,还得麻烦你们指导。”
王股长刚走,扎西就牵着头牦牛站在暖厨门口,牦牛背上驮着两个奶桶,桶里的牦牛奶冒着热气。“李哥,这是刚挤的奶,给你们做能量棒用。”扎西的藏袍洗得发白,脸上的高原红比以前更深,“上次救援我的牦牛,我没啥能报答的,以后每天都给你们送奶。”李伟赶紧迎上去:“扎西,不用这样,合作社给你记工分,算你入股。”扎西摆着手:“我不要工分,你们帮我救了牦牛,就是我的恩人。”
周小雨把这一幕拍下来,传到直播里,弹幕瞬间被“泪目”刷屏。广东爱心企业留言:“我们再捐一批奶桶,给扎西哥送过去。”上海李总发语音:“我让公司的设计部做个‘爱心牧民’的徽章,下次发货的时候一起寄,让大家知道这些好食材的来历。”扎西看着弹幕,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给粉丝鞠躬。
中午吃饭的时候,达娃拿着本记账册走进来:“李老师,救援善款还剩两万三,除了买设备,还剩一万五,文旅局说可以用来修暖厨的屋顶,漏雨好几天了。”李伟扒了口饭,点头说:“修,再给暖厨装个新的排烟扇,卓玛妈妈她们做饭总呛得咳嗽。”洛桑补充:“我认识个藏族木匠,他说修屋顶只要三千块,剩下的钱可以买些种子,分给贫困的村民。”
下午,村民们都来帮忙收拾暖厨。卓玛妈妈带着妇女们织挂毯,彩色的毛线在她们手里翻飞,很快就织出幅格桑花的图案;洛桑和巴桑爬上屋顶修瓦,瓦块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李伟和沈亦舟则在整理营养检测报告,把一张张数据单贴在墙上,贴得整整齐齐。周小雨和旦增则在直播,镜头对着忙碌的村民,弹幕里全是“太暖心了”“为藏区人民点赞”的评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