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鼻嘴村的晨雾还没散,茶叶研究所的玻璃幕墙已映出朝霞。李伟抚摸着门牌上“春芽茶叶研究院”的鎏金大字,指尖划过粉丝“书法家阿峰”题写的楹联——“茶韵承千年爱心浇沃土,春芽破万难香茗耀神州”。沈亦舟抱着刚打印的茶旅规划图走来,图纸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采茶体验区、茶文化展厅和亲子民宿,“省文旅厅的批复下来了,‘春芽茶旅融合示范项目’正式立项,粉丝‘规划师阿哲’优化的方案里,特意留了爱心茶园的参观路线,让游客能亲手参与采茶,帮留守儿童增收。”
“茶旅设施的资金还差200万。”晓茶踩着露水跑过来,帆布包上的茶芽挂饰沾了草叶,“粉丝众筹的‘春芽茶旅专项基金’刚到账80万,‘老茶客’团长说正在发动企业粉丝追加捐款,但企业转账走流程要一周,怕是赶不上月底的开工仪式。”她翻开平板电脑,“还有俄罗斯的50吨订单,海关要求补充有机认证的追溯文件,粉丝‘外贸专员阿雅’已经在对接,但中俄文翻译需要公证,至少要三天才能拿到。”
“直播!现在就开直播!”周小雨举着直播架从研究所跑出来,镜头一打开,弹幕瞬间堆成了绿色的海洋。“家人们,春芽茶旅要开工啦!”她把镜头对准规划图,“现在急需资金建亲子民宿和观景台,企业粉丝的捐款在路上了,个人粉丝想支持的可以走小鹅通链接,所有款项全程公示!”话音刚落,“建材商阿伟”的留言跳出来:“我捐100吨钢筋,今天就发物流,虽然要走五天山路,但保证不耽误工期!”
“太给力了!”李伟凑近镜头,看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捐款提示,“茶旅项目里的每一间民宿,都会以捐赠粉丝的名字命名;每一片采茶体验区,都会挂牌标注帮扶的留守儿童家庭。”他举起一杯刚泡的春芽茶,“这杯茶,是生态的味道,是爱心的味道,以后还会是游客们带走的‘乡愁味道’。”弹幕里“已捐200”“算我一份”刷屏,“程序员阿明”的留言格外醒目:“我开发了捐款溯源系统,每笔钱花在哪都能查,保证公开透明!”
上午十点,建材商阿伟捐赠的钢筋货车刚到村口,就遇上了麻烦——连续暴雨冲毁了一段进村的土路,车轮陷在泥里打滑。“车上拉着100吨钢筋,再陷下去车厢都要变形!”司机急得猛按喇叭。周小雨立刻把直播镜头对准泥泞的道路,弹幕瞬间从捐款模式切换到解题模式:“我是道路养护工,这种泥路要用碎石铺垫,增加摩擦力!”“我在镇上开建材店,马上送50吨碎石过去,半小时到!”“挖掘机师傅阿强”的语音跳出来:“我带着挖掘机在山下了,粉丝‘石料厂阿福’捐了100吨碎石,保证把路垫平!”
一个小时后,挖掘机轰鸣着开进现场。粉丝们和村民们一起扛着铁锹铺路,秦大山拄着拐杖指挥:“先填碎石,再铺钢板,钢筋车要匀速通过!”小宇带着爱心茶园的孩子们,端着用春芽茶汤泡的解暑茶跑过来:“叔叔们喝茶!这是我们种的茶,喝了解渴!”司机接过茶碗一饮而尽,抹了把汗:“这茶真提神,比喝功能饮料还管用!”
中午的临时厨房,李伟决定教大家做“茶芽竹筒饭”,给铺路的村民和粉丝当午餐,也为茶旅项目的特色餐饮试菜。小琳系着粉丝“裁缝阿秀”绣的“春芽茶旅厨房”围裙,正把泡好的糯米和春芽碎混合:“李老师,这竹筒要用新鲜的楠竹吧?我听粉丝‘餐饮设计师阿梅’说,楠竹的清香和茶香最配。”她举起粉丝“厨具商阿冯”捐的蒸炉,“用这个蒸炉蒸,竹筒的水分不会流失,饭会更软糯。”
“选竹筒要选三年生的楠竹,”李伟拿着砍刀削去竹筒的一端,动作娴熟得像个老茶农——这手艺是当年和沈亦舟在湘西种茶时,跟着秦大山学的,“把糯米和春芽碎装进去,再灌上山泉水,用荷叶封口,这样蒸出来的饭既有竹香又有茶香。”他把装好的竹筒放进蒸炉,“蒸40分钟就行,时间长了竹筒会糊,影响口感。”
“春芽里的茶氨酸能让糯米更香甜,”沈亦舟帮着摆放竹筒,“而且茶多糖能促进消化,糯米吃多了也不会胀气。”他指着旁边的竹筐,“这些楠竹是村民们上山砍的,荷叶是粉丝‘生态农场阿伟’捐的,咱们的茶旅餐饮,就要用这种‘土生土长’的食材。”
“好香啊!我来帮大家试毒!”阿凯端着个空碗凑过来,刚伸手要拿竹筒,就被小琳用锅铲敲了回去:“昨天偷吃茶芽酥被抓,今天还敢来?先去帮挖掘机师傅递水,粉丝‘水厂阿丽’捐的矿泉水,别让师傅们渴着!”弹幕里“阿凯又被拿捏”的表情包刷了屏,“美食博主阿强”留言:“这个竹筒饭的配方我记下了,等茶旅开业我来做特邀厨师,免费教游客做!”
竹筒饭刚蒸好,省农业农村厅的电话就打了过来。“春芽茶园的生态种植模式太典型了!”厅长的声音格外激动,“国家正在制定《生态茶种植国家标准》,想让你们牵头起草,下个月在北京召开标准研讨会,你们要准备好发言材料。”他顿了顿,“还有个好消息,国家相关部门考察组要到湘西考察,春芽茶园是重点考察点,你们要做好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