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和沈亦舟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样子,相视而笑。沈亦舟递给他一杯刚泡好的春芽茶,茶香清冽,带着沙漠的阳光气息。“秦大山发来消息,湘西的辣木苗已经收获了第一批,和春芽茶一起出口欧洲,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了。”
“太好了。”李伟呷了口茶,望向远处的春芽井,井水清澈,倒映着漫天的晚霞。“等我们从罗马回来,就开始建学校,建茶叶加工厂,让这里的人们都能靠种茶过上好日子。”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秦大山发来的视频。湘西的茶园里,茶农们正在采摘茶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小伟,亦舟,”秦大山的声音格外激动,“咱们的春芽茶,被评为‘中国十大援非特色产品’,外交部的同志都来考察了,说要把春芽茶作为中非友谊的象征!”
视频里,阿花的爷爷举着一包春芽茶,对着镜头喊:“小伟啊,等你们回来,咱们一起炒茶,用湘西的泉水,泡达尔富尔的茶!”
李伟的眼眶湿润了。他举着手机,让镜头扫过种植园的每一个角落——绿油油的茶苗,欢快的孩子们,忙碌的人们,还有远处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爷爷,我们等着那一天。”他的声音哽咽着,却充满了力量,“春芽茶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夜色渐浓,种植园的灯光亮了起来,像撒在沙漠里的星星。春芽井的水潺潺流淌,滋润着茶苗,也滋润着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李伟知道,只要茶苗还在生长,希望就不会熄灭;只要中非人民的心连在一起,和平就会在炮火边缘,绽放出最美的春芽。
沈亦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也皱起了眉。他知道李伟的心思,这些茶苗不只是植物,是难民营孩子们的希望,是奥马尔那些前叛军兄弟“放下枪拿起锄头”的底气,更是跨越国界的牵挂。“要不先从工棚的储水罐里匀水?”他提议,“虽然不多,但能救急。”
“不行。”李伟摇头,“储水罐里的水刚够难民营的老人和孩子饮用,上次沙暴把输水管道砸坏了,现在全靠拉水维持。咱们不能跟孩子抢水喝。”他抬头望向远处的地平线,那里隐约能看到一道干涸的河床轮廓,“只能去挖井了。”
“挖井?我去!”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奥马尔扛着把磨得发亮的锄头跑过来,晒得黝黑的胳膊上沾着茶汁,额角的汗珠顺着刀疤往下淌,却笑得格外精神。自从放下枪跟着学种茶,这个曾经的叛军首领像换了个人,脸上的戾气淡了,取而代之的是庄稼人的踏实。
“我小时候跟着部落老人在北边的干河床挖过井,那里的沙层下藏着水!”他拍着胸脯保证,锄头把被他握得温热,“我带兄弟们去,一天就能挖出水!”
李伟刚要点头,远处突然传来“砰”的一声枪响,紧接着是骆驼的嘶鸣。穆罕默德骑着一匹瘦骆驼疯了似的往种植园冲,白色头巾被风吹得变形,脸上满是惊慌,连缰绳都快攥不住了:“不好了!李老师,奥马尔首领!邻近的拉赫曼部落也在干河床挖井,他们说那片土地是他们的,看到我们的人就开枪,已经有两个兄弟被打伤了!”
“这群疯子!”奥马尔猛地举起锄头,眼里瞬间燃起怒火,“那片干河床是咱们两个部落共用的,凭什么他们独占?我现在就带兄弟们过去,把他们赶出去!”
“站住!”李伟一把拉住他,“现在去就是火并,受伤的只会是更多人。”他看向沈亦舟,两人交换了个眼神——在非洲的战乱地区,资源争夺往往是冲突的导火索,一旦开枪,之前所有的和平努力都可能化为泡影。
沈亦舟立刻掏出手机:“我联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张队长,让他们派人去调解。”
“来不及了。”穆罕默德喘着气说,“拉赫曼部落的首领说,天黑前要是我们的人不撤,他们就烧了咱们的种植园!”
周小雨举着直播设备跑过来,镜头里已经挤满了弹幕。“李老师,粉丝们都看到刚才的枪声了,都在问怎么回事,还有人说要捐水和抗旱设备。”她把屏幕转向李伟,上面的留言刷得飞快——“是不是又有武装分子来捣乱?”“我家里有抗旱保水剂,现在就寄!”“需要捐款吗?随时待命!”
李伟深吸一口气,接过手机对准自己。他脸上的汗还在流,却笑得沉稳:“家人们别慌,只是点小摩擦,能解决。不过现在有两个急事要麻烦大家,一是茶苗缺水,二是挖井的兄弟们还没吃午饭。咱们先开个‘紧急教学场’,我教大家做沙漠里的抗旱杂粮饼,顺便听听你们的抗旱妙招。”
他转身往灶台走,沈亦舟已经默契地拎来半袋玉米面——那是“厨房杀手阿梅”上次捐的,虽然她做饭翻车,但捐的食材都实打实的好。旁边还放着一小桶骆驼奶和一碗沙枣泥,是哈立德的妻子早上送来的。“玉米面加骆驼奶,能补充蛋白质,沙枣泥含糖量高,顶饿。”沈亦舟一边帮李伟围上围裙,一边报出营养数据,“每100克玉米面含碳水化合物75克,骆驼奶的蛋白质含量比牛奶高30%,刚好适合体力消耗大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