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基建工程师阿磊”捐的抽水机准时送到。当清澈的尼罗河水通过过滤装置流进塑料桶时,孩子们欢呼着围上来,用小手捧着水喝,脸上的泥渍被水冲开,露出纯真的笑容。沈亦舟调试着太阳能水泵,阳光照在光伏板上,水泵“嗡嗡”启动,水流顺着滴灌带流进刚挖好的茶苗坑,黑泥瞬间吸饱了水。
“农业专家阿谷”的土壤改良剂也到了,奥马尔和马赫迪带着两个部落的人拌土,黑泥里掺上改良剂和春芽茶梗碎,原本板结的泥土变得松软。“这样茶苗的根系能扎得更深,”沈亦舟演示着,“就算下大雨,也不会烂根。”
傍晚时分,云南农科院的茶苗空运抵达朱巴机场。当第一批带着嫩芽的茶苗被放进坑穴时,丁卡族和努尔族的人一起弯腰浇水,长矛和弯刀被用来插支撑茶苗的木棍,曾经的武器,如今成了守护希望的工具。小女孩把自己的红头绳系在茶苗上,轻声说:“快长大,像达尔富尔的茶苗一样。”
直播镜头里,粉丝们的捐赠还在继续——“海外华人餐馆阿福”捐了十吨大米,作为部落种茶期间的口粮;“医疗器械商阿峰”捐了一批儿童感冒药,应对雨季的流感;“珠宝设计师阿琳”则发起了“南苏丹春芽认养”活动,不到一小时就认养了两百株茶苗。
“家人们,”李伟对着镜头举起一杯用尼罗河水泡的春芽茶,茶汤清澈,茶香醇厚,“这杯茶,敬尼罗河的水,敬放下长矛的勇气,敬每一位跨越山海的爱心。南苏丹的春芽,今天正式扎根了。”
第二天清晨,联合国南苏丹办事处的主任亲自到访,手里拿着一份合作协议:“政府已经批准了春芽种植园的土地,还会提供税收减免。我们计划把这里打造成第二个‘达尔富尔典范’,再推广到刚果(金)和索马里。”他指着河滩上忙碌的人群,“你们用一株茶苗,解决了部落冲突,这比派十支维和部队都管用。”
李伟接过协议时,手机突然震动,是秦大山发来的视频。湘西的茶园里,茶花正开得烂漫,阿花和杜尔站在茶树下,手里举着写有“南苏丹加油”的纸牌。“小伟,亦舟,”秦大山的声音格外激动,“第一批春芽茶在欧洲卖爆了,订单已经排到明年!湘西的茶农们都等着和南苏丹的兄弟合作,一起种茶,一起赚钱!”
视频里,阿花把一片茶花花瓣放进信封:“李老师,把这个带给南苏丹的小妹妹,让她知道,茶花会开遍非洲。”杜尔则举着012号茶苗的照片:“茶苗长大了,我们一起去看尼罗河。”
李伟把信封递给那个送水的小女孩,花瓣上还带着湘西的清香。小女孩把花瓣贴在茶苗上,突然对着尼罗河的方向大喊:“茶花!开遍非洲!”她的声音清脆,引得周围的孩子们一起喊,声音顺着河风飘远,盖过了曾经的枪声和嘶吼。
沈亦舟走到李伟身边,递给他一杯刚泡好的茶。河滩上,茶苗的嫩芽在晨光中舒展,丁卡族和努尔族的人正一起搭建晒茶场,粉丝捐的帆布在风里飘扬,上面印着的“春芽”二字格外醒目。远处的尼罗河波光粼粼,像一条银色的带子,连接着湘西的茶园,连接着达尔富尔的春芽井,连接着全世界的爱心。
“下一站,刚果(金)。”沈亦舟望着地图上的标注,眼里闪着光。
李伟呷了口茶,茶香在舌尖散开。他知道,春芽的旅程还在继续,战火或许还没完全熄灭,但只要茶苗还在生长,希望就会在尼罗河边、在刚果盆地、在非洲的每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开花。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