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雨终于小了。阿梅的祛湿粥也到了,维和部队的卡车刚停稳,阿梅的视频连线就弹了出来:“李老师,快让孩子们尝尝我的粥!”密封桶打开,浓郁的香味混着茶味飘了出来,粥里的薏米煮得软烂,绿色的茶粉均匀地融在里面。
孩子们排着队,手里拿着两个碗,一个装乌嘎里,一个装祛湿粥。卢卡(和苏丹的卢卡同名,马库为了纪念救命之恩取的)捧着碗,先喝了口粥,又咬了口乌嘎里,笑得露出了豁牙。周小雨的镜头里,孩子们的笑脸比雨后的太阳还灿烂,弹幕里刷满了“春芽加油”。
种茶苗的仪式在红土坡上举行。马库抱着那块图腾石,李伟捧着茶苗,沈亦舟和阿江挖好了坑。石头被先放进坑里,然后是茶苗,丁卡族的村民们用手捧着红土,小心翼翼地把坑填满。马库举起一杯用茶梗煮的水,洒在茶苗根部:“丁卡族的祖先,保佑这些来自中国的绿芽,保佑我们的土地,不再被洪水吞噬。”
就在这时,沈亦舟的卫星电话响了,是秦大山打来的,声音激动得发抖:“小沈!国家派的农业专家团队,已经到埃塞俄比亚了!他们带了最新的茶苗培育技术和抗洪涝的茶种,明天就飞南苏丹!‘春芽计划’的非洲培育基地,就定在朱巴和苏丹卡萨拉,以后非洲的茶苗,都能自己培育了!”
沈亦舟把电话递给李伟,李伟听着,眼眶湿了。他望向红土坡上的茶苗,雨后的阳光洒在嫩叶上,水珠折射出彩虹的颜色。马库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中国的朋友,谢谢你们。这些茶苗,是南苏丹的希望。”
李伟举起手机,直播镜头对准整片红土坡——丁卡族村民和维和士兵一起种茶苗,排水泵在远处嗡嗡作响,阿江和专家团队的人视频通话,讲解着南苏丹的土壤情况。“家人们,”他的声音带着哽咽,“南苏丹的春芽,扎根了!”
弹幕里,阿明的火箭礼物刷成了串:“我刚和南苏丹的农业部长谈好了,他们愿意把春芽茶列为国家重点农产品,以后出口欧洲的关税全免!”他发了张合作协议的照片,“利润的40%,用来建朱巴的春芽学校和医院,让马库的儿子,能和中国的孩子一样,读书看病不用愁!”
“太爽了!这才是大国担当!”“老茶客”团长的留言被顶到最前,“洪水挡不住茶苗,战火也挡不住希望!李老师,下一站去哪?我们跟着你捐!”
李伟笑着看向沈亦舟,沈亦舟指了指地图上的索马里:“下一站,索马里。那里有最干旱的沙漠,也有最渴望绿色的眼睛。”
马库听到“索马里”,突然说:“我有个兄弟在索马里的达洛尔,他是骆驼商队的首领。我给你们写封信,他会帮你们的。”他拿起一块红泥,在牛皮纸上写下部落的图腾,“这是丁卡族的承诺,走到哪里,都有人帮你们。”
越野车驶离朱巴难民营时,红土坡上的茶苗已经种满了大半。马库带着族人站在路边挥手,孩子们举着用红泥捏的茶苗,追着车跑了很远。周小雨的直播镜头里,茶苗在风中轻轻晃动,像一片绿色的海浪,在南苏丹的红土上,翻涌着希望。
车窗外,白尼罗河的洪水渐渐退去,露出了湿润的红土。李伟从怀里掏出那个布包,里面又多了一样东西——马库送的图腾石,和湘西、苏丹、刚果(金)的茶籽、红土放在一起。他知道,这些带着不同温度的信物,会在非洲的大地上,开出一片又一片的春芽。
沈亦舟突然指着前方,喊了声:“你看!”远处的天空中,一架中国空军的运输机正在降落,那是专家团队的飞机。阳光透过云层,照在飞机的尾翼上,和红土坡上的茶苗一起,闪着耀眼的光。
周小雨的直播还在继续,她的声音带着憧憬:“家人们,下一站索马里。不管是洪水还是沙漠,只要有春芽,就有希望。我们,一起走下去!”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