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林知意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噜”叫了一声。
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却格外突兀。
她的脸颊瞬间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热度,有些尴尬地移开了视线。
陆延舟显然也听到了,他看了一眼手表,眉头微挑:“快九点了。林总还没吃晚饭?”
“……还没来得及。”林知意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陆延舟站起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西装外套:“我也没吃。楼下有家简餐,味道还不错,一起去?”
这不是一个带有压迫感的邀请,更像是一个顺理成章的提议。基于他们刚刚结束的、持续了近三个小时的高强度脑力劳动,以及空空如也的胃。
林知意迟疑了。
和他单独吃饭?在非工作场合?
这似乎越过了她内心设定的某条安全线。
可是,拒绝显得刻意而小家子气。他们刚刚才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合作,而且,她是真的饿了。
就在她犹豫的几秒钟里,陆延舟已经走到了门口,手握着门把手,回头看她,眼神平静无波,仿佛只是询问一个普通的商业伙伴。
“走吧,”他说,“工作继续,但饭总要吃。”
又是这句“工作继续”。
林知意忽然释然了。是啊,不过是吃顿便饭,补充能量,为了后续能更好地“工作继续”。她不必赋予它太多额外的意义。
“好。”她站起身,拿起自己的东西,“那就……打扰陆总了。”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公司,搭乘电梯下楼。电梯里只有他们两个人,狭小的空间里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安静。没有人说话,只有电梯运行的轻微嗡鸣声。
楼下的简餐店果然如陆延舟所说,环境干净,食物可口。他们选了一个靠窗的安静位置。
点餐,等待,上菜。
整个过程,交流并不多,大多围绕着刚才讨论的技术标准,或者一些不痛不痒的行业动态。气氛算不上热络,但也绝不尴尬,更像是一种……经过激烈脑力活动后,彼此都需要休整和补充能量的默契休战。
林知意小口吃着盘子里的意面,偶尔抬眼看向对面的男人。他吃东西的样子很优雅,也很专注,似乎只是在完成一项必要的任务。灯光在他低垂的眼睫上投下小片阴影,柔和了他脸部过于冷硬的线条。
她忽然想起,在很多年前,在他们还挤在创业小屋的时候,他们也常常这样,在深夜加班后,一起在楼下的烧烤摊或者便利店,随便吃点东西,然后讨论着永远也讨论不完的技术难题和商业构想。
那时候,虽然没有现在这般优渥的物质条件,但那种并肩作战、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的感觉,是那样真切而温暖。
物是人非。
但此刻,坐在这里,吃着简单的食物,讨论着共同关心的技术标准,那种久违的、类似于“战友”的感觉,似乎又隐约回来了一些。
尽管,他们都清楚地知道,横亘在两人之间的,早已不仅仅是技术和商业。
“味道怎么样?”陆延舟忽然开口,打断了她的思绪。
林知意收回飘远的思绪,点了点头:“还不错。”
“嗯,这家店我偶尔会来。”他淡淡道。
简单的对话后,又陷入了沉默。
但这次的沉默,不再充满对抗和猜忌,反而有一种奇怪的……安宁。
吃完饭后,陆延舟结了账。两人走出餐厅,夜晚微凉的空气扑面而来。
“我送你回去。”陆延舟用的是陈述句,而非询问。
林知意本想拒绝,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看了看时间,确实不早了,而且这里离她公寓并不远。
“麻烦陆总了。”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夜晚的城市街道上。车内流淌着舒缓的古典音乐,两人都没有说话。
林知意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流光溢彩,感觉这一天过得格外漫长,也格外……充实。
车子停在她公寓楼下。
“谢谢陆总,路上小心。”林知意解开安全带,准备下车。
“林知意。”陆延舟忽然叫住了她。
她动作一顿,回头看他。
车内光线昏暗,他的侧脸轮廓在阴影中显得有些模糊,只有那双眼睛,依旧亮得惊人。
“今天讨论的标准草案,”他看着前方,声音低沉,“很有建设性。”
他是在肯定她的工作。
林知意的心轻轻一动。
“陆总提出的修改意见,也很有价值。”她礼尚往来地回应。
然后,她推开车门,走了下去。
“晚安。”她站在车外,对着车内说道。
“晚安。”
车子没有立刻离开,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公寓楼的大门内,才缓缓驶离。
林知意站在电梯里,看着不断上升的数字,脑海里回放着这一天:从傍晚在会议室的激烈讨论,到简餐店里的安静进食,再到车内那句简单的“很有建设性”……
没有暧昧,没有越界,只有围绕着“工作”展开的、紧密而高效的互动。
但这紧密,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变化。
一起加班的日子,似乎……也并不坏。
她走出电梯,打开公寓的门,屋内一片黑暗和寂静。
但她的心里,却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地填满了一小块。
喜欢第二次,棋逢对手请大家收藏:(m.2yq.org)第二次,棋逢对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