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以上”这个模糊的界定,像一层薄薄的窗户纸,横亘在林知意与陆延舟之间。他们依旧围绕着产业联盟和数据标准的事情,进行着必要的工作沟通,邮件往来,偶尔简短的电话。每一次互动都严格限定在公事范畴,措辞专业,逻辑清晰。
但有些东西,终究是不同了。
林知意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留意手机,看看是否有他的新邮件;在讨论技术细节时,她会更容易理解他的思路,甚至能预判他可能提出的问题;而当她独自一人,回想起会议上那个短暂的眼神交汇,或是车里那句关于茶餐厅老板籍贯的、看似随意的解释时,心底那片被刻意冰封的湖面,总会泛起一丝连她自己都无法完全忽视的涟漪。
她依旧警惕,依旧用忙碌筑着高墙,但墙外的风,似乎已经带着不同的温度,悄然渗透了进来。
就在这种微妙而紧绷的平衡中,一场来自外部的风暴,毫无征兆地降临了。
这天下午,林知意刚结束一个内部技术评审会,回到办公室,秘书周敏便跟了进来,脸色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郑重。
“林总,刚刚接到一个电话,是‘星辉创投’的合伙人,威廉·陈先生,他希望约您见面聊聊。”
“星辉创投?”林知意微微蹙眉。这是一家近年来在科技投资领域声名鹊起的美资基金,以眼光毒辣、出手迅猛着称,投资了不少明星项目,但同时也因其强势和对被投企业控制欲强而毁誉参半。“他们有说具体什么事吗?”
周敏压低了声音:“陈先生在电话里没有明说,但语气非常客气,强调是‘非常重要且对灵枢极为有利的合作’,希望能与您尽快进行一次一对一的、非正式的面谈。他提出,今晚在‘云顶’会所,他可以等您到任何时间。”
“云顶”会所,那是城中最高端也最隐秘的私人俱乐部之一,是许多不便公开的巨额交易和重要会晤的发生地。
林知意的心沉了一下。威廉·陈亲自出面,如此急切且隐秘的邀约,绝不仅仅是普通的“合作”那么简单。一个模糊的、令人不安的猜测在她脑中形成。
她沉吟片刻,对周敏说:“回复陈先生,感谢他的邀请,今晚八点,我会准时赴约。”
“好的,林总。”
周敏离开后,林知意独自站在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城市脉络,眉头紧锁。星辉创投……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在这个“灵枢”与“蓝海基金”融资谈判进入关键阶段,与延舟科技关系微妙缓和的节骨眼上?
晚上八点整,林知意准时出现在“云顶”会所一个极其私密的包间内。
威廉·陈是个四十岁上下、保养得宜的男人,穿着剪裁合体的休闲西装,戴着无框眼镜,笑容温和,眼神却锐利如鹰。他热情地起身迎接,寒暄了几句,便直接切入主题。
“林总,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威廉·陈亲自为林知意斟上一杯红酒,笑容可掬,“我就开门见山了。星辉非常看好‘灵枢’的未来,更准确地说,是看好林总您个人的能力和远见。”
林知意不动声色地听着,没有碰那杯酒。
威廉·陈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仿佛在分享一个天大的秘密:“我们认为,‘灵枢’目前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无论是‘盛华’之前的摇摆,还是‘蓝海’可能给出的条件,都配不上‘灵枢’真正的潜力,更配不上林总您的才华。”
他顿了顿,观察着林知意的反应,见她依旧平静,便继续说道:“星辉愿意牵头,联合另外两家顶级美元基金,为‘灵枢’提供一笔总额达到五亿美元的D轮融资,估值可以在你们目前与‘蓝海’谈判的基础上,上浮百分之五十。并且,我们可以承诺,完全保留您和现有核心团队的控制权,星辉只做财务投资,不参与日常经营。”
这个条件,不可谓不优厚。五亿美元,远超“灵枢”现阶段的实际需求;估值上浮百分之五十,足以让早期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保留控制权的承诺,更是直击很多创始人的核心诉求。
然而,林知意的心却一点点冷了下去。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尤其是星辉这样的资本。
“陈总的条件确实非常诱人。”林知意缓缓开口,语气平静无波,“不知道星辉对我们,有什么特别的期望?”
威廉·陈笑了,似乎很欣赏她的直接。“林总是聪明人。星辉的投资,从来不只是为了财务回报。我们看重的是战略协同。”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林知意,“我们希望在投资完成后,‘灵枢’能够与我们投资的另一家平台——‘天枢科技’,进行深度整合。”
“天枢科技?”林知意瞳孔微缩。那是近年来在AI医疗领域崛起极快的一家公司,技术路线与“灵枢”有部分重叠,但更侧重于硬件和设备集成,背后一直有星辉资本的身影,被视为“灵枢”在国内最有力的潜在竞争对手之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第二次,棋逢对手请大家收藏:(m.2yq.org)第二次,棋逢对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