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2年,光和五年三月廿三。
西别部大营的建设已进入第七天。深阔的壕沟如同盘踞的巨蟒,将整个营区牢牢圈定。丈五高的原木营栅沿着夯实的土垒基墙巍然耸立,尖利的顶端在春日阳光下泛着冷光。四角的望楼骨架已然搭起,匠作营的木匠们正攀附其上,叮叮当当地加固着横梁。营区内,成排的兵舍已初具雏形,夯土为基,木柱为骨,顶上铺着厚实的茅草。空气中弥漫着新鲜木料、泥土和汗水的混合气息,号子声、伐木声、夯土声交织成一片充满生机的喧嚣。
王康站在初具规模的中军大帐地基上,环视着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营盘初立,虽尚显粗糙,但那股蓬勃向上的力量感已扑面而来。他心中那份因急剧扩张带来的压力,被眼前这实实在在的根基稍稍抚平。
“报——司马!”一名亲卫什的士卒快步跑来,“村东方向,有大车队驶来!打的是卫家的旗号!”
“卫家?”王康精神一振。这位眼光毒辣的豪强家主,在关键时刻的支援总是如此及时。他立刻带着典韦、王祢等人迎向营门。
果然,一支由十余辆大车组成的车队,在卫家护卫的簇拥下,缓缓停在了正在修建的营门外。领头的正是卫家管事卫平。他利落地翻身下马,对着王康恭敬行礼:“王司马!恭喜营盘初立,根基始固!我家家主闻听司马荣升别部司马,特命在下送来薄礼,以壮军威!”
卫平一挥手,身后的车队掀开了防雨的油布。三辆车上,是码放整齐、散发着皮革特有气味的优质生牛皮!三辆车上,是乌沉沉、分量十足的精铁锭!三辆车上,则是堆得冒尖的粟米麻袋!更让王康和周围围观的士卒、工匠们眼睛发亮的是最后两辆车——上面满载着处理过的硕大牛角和坚韧的牛筋!
“卫管事,这…”王康看着这远超预期的厚礼,心中感动。三车牛皮、三车精铁、三车粮草已是雪中送炭,那两车牛角牛筋,更是打造强弓硬弩的核心材料,价值不菲!“卫公厚恩,王康铭记于心!请代我转达谢意,待营盘稍定,必亲往拜谢!”
“司马客气!”卫平笑容满面,“家主常说,司马乃当世英杰,卫家能与司马结缘,是卫家的福分。些许物资,能助司马练就强军,保境安民,便是卫家最大的心愿了。家主还说,待大营落成,他定亲自前来道贺!”
卫家的车队刚被王祢指挥辎重营的人引向临时划定的库区卸货,村口方向又传来喧哗。这一次,来的不是豪强车队,而是王家村及周边几个村庄的乡亲代表,还有闻风而来的几个本地小豪强、富户。
他们赶着牛车、驴车,车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犒军”之物。成笼的活鸡活鸭咯咯嘎嘎地叫着;几头肥猪被捆了蹄子,哼哼唧唧;甚至还有两头温顺的母牛和几只山羊!此外,还有成匹的粗布、细麻布,以及一些腌菜、干果等吃食。东西虽然比不上卫家的豪阔,却透着一股浓浓的乡情和朴实的支持。
“王司马!恭喜恭喜啊!”
“一点心意,给将士们添个菜!”
“咱们这十里八乡,可都指着司马您护着呢!”
“这鸡鸭养着能下蛋,牛羊挤奶补身子!”
乡亲们七嘴八舌,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和敬畏。王康心中暖流涌动,对着众人郑重抱拳:“多谢各位父老乡亲厚爱!王康在此立誓,必练好强兵,护得一方安宁!不负乡亲所托!”
他转头对王祢吩咐道:“祢弟,乡亲们的心意,收下!活禽牲畜,立刻安排人手,在营区西侧靠近溪流的地方,圈出地方建牲口棚,好生喂养起来!这些鸡鸭能下蛋,牛羊能挤奶,是长久的肉蛋来源,不可轻动!布匹收入库中,我另有安排。其他吃食,分发给各营,改善伙食!”
“是!司马!”王祢立刻应下,眼中也闪着光。这些活物,在精打细算的他看来,可比一次性宰杀吃掉有价值多了。
待送走热情的乡亲,王康的目光投向正在营区外围空地上,由高顺亲自督训的新编战兵一曲。四百余人排成略显生疏的队列,在高顺冰冷如铁的目光和厉声呵斥下,反复进行着枯燥的持矛、突刺、收矛的动作。汗水浸透了他们单薄的衣衫,喘息声清晰可闻。
“赵平!”王康唤道。
“在!司马!”正在一旁指导本屯弓手基础动作的赵平立刻跑来。
“你第三屯的弓手,练得如何了?”
“回司马,基础开弓、瞄准已教授,但实射次数太少,准头还差得远。新制的弓还需时间驯顺,箭矢也耗不起。”
“嗯。”王康点头,指着远处莽莽苍苍的山林,“光练死靶子不行。带你的弓手什(已扩充),再挑二十名臂力尚可的新兵,带上猎弓、竹箭(节省铁簇),进山打猎去!就当是练习射术、辨识地形、熟悉山林。记住,安全第一,收获第二!打到的猎物,皮毛归匠作营硝制,肉食带回犒军!就当给你们加练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2yq.org)汉末三国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