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2年,光和五年七月初三,卯时初刻。
巨野泽浩渺的水面笼罩在薄薄的晨雾之中,一眼望不到边际。枯黄的芦苇丛在微风中起伏,如同无边的金色海洋,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朦胧之处。水鸟的鸣叫偶尔打破清晨的寂静,更衬得这片水泽的幽深莫测。西别部大营,已悄然移至泽西畔一处地势稍高、背靠稀疏林地的坡地上。营寨森严,但所有将士的目光,都凝重地投向那片雾气氤氲、危机四伏的水域——那里盘踞着最后的强敌,“混江龙”刘彪。
中军帐内,气氛肃杀。王康、高顺、典韦、王固、王祢、王栓、赵平、李敢等人齐聚,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摊开的地图和几份缴获的简陋水寨草图(来自孙七俘虏的供述)上。
“王栓,最后的情报!”王康声音低沉。
“禀司马!”王栓指向地图上芦苇荡深处一个标记点,“刘彪水寨核心,位于此处!名为‘葫芦口’,因形似葫芦而得名。入口狭窄,仅容两船并行,内里水域稍阔,建有木桩平台水寨。其主力大小船只二十余艘,平日分散藏匿于周边芦苇水道中,战时以烟火为号,可迅速集结。其蒙皮战船三艘,分属刘彪及两名副寨主,最为坚固,位于水寨核心。刘彪此人极为谨慎,白日水寨外围必有数艘小船游弋警戒,夜间则收缩核心水域。其水寨周围,水下遍布暗桩、铁蒺藜,船只难以靠近强攻。”
“我军准备如何?”王康看向王祢。
王祢立刻回禀:“司马,按您吩咐,火攻为主!已备妥:火油一百五十坛!干柴枯草、芦苇束五百捆!特制火麻团(麻布包裹浸透火油的干草枯枝)三百个!坚韧长索、铁钩一百副!另,征得及打造小型渔船、舢板十五艘,皆已加固。通水性、胆大士卒两百人(含五十名长牌手),由王栓协助训练五日,已基本掌握短程划船、水中保持平衡、投掷火罐及使用长索铁钩之技。虽远非精熟,但可堪一用!”
“好!”王康眼中寒光闪动,“刘彪倚仗水泽,自以为万无一失。今日,便让他这‘龙’,葬身火海!各部听令!”
“高顺!”
“末将在!”
“命你统陆上主力(战兵一曲王勇、王猛部,赵平弓手屯)!占据芦苇荡西侧、北侧所有稍高坡地及水道狭窄处!多备强弓劲弩、火箭!凡有匪船试图靠岸突围或绕袭我军侧后,务必以箭雨封锁!不得放一船一人上岸!”
“末将领命!”
“王固!”
“末将在!”
“命你率虎贲屯精锐,并抽调战兵一曲中擅射者五十人,装备强弓火箭!分乘五艘最坚固渔船,由王祢亲自调配火攻物资!尔等任务:待火船搅乱敌阵,伺机突入核心水域,专射其蒙皮战船风帆、舵手及试图救火之匪!若有机会,以火箭引燃其船楼!不求接舷近战,远程袭扰,制造混乱!”
“明白!烧他娘的!”王固摩拳擦掌。
“典韦大哥!”
“在!”典韦抱着铁戟,牛眼放光。
“你率亲卫什,并精选悍勇刀牌手四十人!分乘五艘快舟!尔等为登寨尖刀!待火势蔓延,敌寨大乱,蒙皮战船被王固牵制之时,直扑刘彪主船!不惜代价,登船!擒杀刘彪!”
“哈哈!水里火里,老子一样砍他!”典韦咧嘴,露出森白牙齿。
“王栓、李敢!”
“末将在!”“在!”
“命你二人,统领剩余一百名水战士卒!分乘五艘大船(装载大部分火油、干柴、火麻团)及十艘小船!尔等为火攻主力!李敢负责指挥调度,王栓负责领航、规避暗桩!任务:以小船为前导探路、清除小型障碍,大船跟进!抵近葫芦口水寨入口后,点燃所有火船!以长索铁钩,将点燃的柴草船、火油船推向敌寨及敌船密集处!火起之后,立刻后撤,不得恋战!待敌阵大乱,再视机配合王固、典韦行动!”
“末将(属下)遵命!”两人齐声应道。
“王祢!”
“属下在!”
“你统筹所有火攻物资分配、船只调度、伤员转运!并负责岸边接应!”
“属下明白!”
“此战关键,在于火攻之突然与猛烈!在于各部队间衔接之紧密!”王康目光如炬,扫过每一位将领,“刘彪水战娴熟,不可小觑!然其困守水寨,骄纵日久,又连闻赵黑、孙七覆灭,必如惊弓之鸟!我军以火破其胆,以乱制其熟!陆上封锁断其退路,水上突击斩其魁首!各部务必依令而行,奋勇向前!”
“必胜!”众将齐声怒吼!
**辰时三刻,芦苇荡边缘。**
薄雾尚未完全散去,十五艘大小船只悄然离岸,没入无边无际的金色芦苇丛中。王栓如同最熟悉这片水域的鱼鹰,蹲在领头的小船船头,眼神锐利地辨识着水下若隐若现的暗桩痕迹,低声指引着舵手。李敢紧张地指挥着装载火油、干柴的大船跟进。船上的士卒们紧握着船桨和长索铁钩,手心全是汗,但眼神中充满了决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2yq.org)汉末三国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