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星将画纸轻轻平铺在落满阳光的旧木桌上,指尖顺着画中三人的轮廓缓缓划过,转头看向林小满时,眼里盛着细碎的光:“刚才是出版社的编辑,说有一家儿童公益机构想和我们合作,让第三本绘本成为公益推广项目的一部分,把朋友间的约定与温暖,带给更多留守或需要陪伴的孩子。”
林小满握着画笔的手微微一顿,目光落在画纸上海边的身影上,忽然想起小时候苏晚星总说,要把小镇的温暖画给更多人看。“这太有意义了。”她凑近苏晚星,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雀跃,“我们不仅能完成自己的约定,还能让更多孩子感受到友情的力量,就像当年我们互相陪伴那样。”
陆时衍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提着一个装着冰镇酸梅汤的保温桶,听到两人的对话,将杯子递到她们面前:“公益机构那边有没有具体的需求?比如绘本里需要侧重哪些内容?”
“编辑说机构希望绘本里能有真实的友情故事做支撑,最好能融入不同场景下的约定——比如分别时的承诺、久别后的重逢,还有那些藏在日常里的小约定。”苏晚星接过酸梅汤,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开来,“所以我想,我们的采风计划可以调整一下,先去海边完成当年的约定,顺便收集海边小镇上的友情故事,再回这里整理素材。”
林小满立刻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泛黄的小本子,翻开第一页,上面用铅笔写着“和晚星的约定清单”,后面跟着“看海”“种石榴树”“一起画一本属于我们的书”三个条目,每个条目后面都画着一个小小的空心圆圈。“你看,这是我小时候记下来的,现在终于能给‘看海’画勾了。”她笑着拿起笔,在“看海”后面画了个圆圆的对勾,笔尖顿了顿,又在“一起画一本属于我们的书”后面,也轻轻描了半圈,“等这本绘本完成,就能把这个也填满了。”
张奶奶端着一盘刚蒸好的绿豆糕走进后院,看到桌上的画纸和小本子,笑着说:“你们要去海边呀?小满妈妈年轻的时候,总带着小满去邻市的月牙湾,说那里的海最干净,沙滩上的贝壳能拼成小太阳。”她从围裙口袋里掏出一张压塑的旧照片,照片上的年轻女人抱着扎羊角辫的林小满,站在海边的礁石上,身后是翻涌的浪花,“这张照片就是在月牙湾拍的,你们去了可以找找这个礁石,说不定还能看到当年的样子。”
林小满接过照片,指尖轻轻拂过母亲的笑脸,眼眶微微泛红:“我好多年没去过了,没想到外婆还留着这张照片。”
“你妈妈的东西,我都好好收着呢。”张奶奶拍了拍她的肩膀,转头对苏晚星说,“晚星啊,你们去海边要多注意安全,月牙湾的潮汐时间和小镇不一样,记得提前查好,别被困在礁石上。”
苏晚星笑着应下,心里满是暖意。当天下午,三人一起制定了详细的采风计划:先坐高铁前往邻市,再转乘大巴到月牙湾所在的小镇,在海边住上一周,白天收集故事、拍摄素材,晚上整理笔记、勾勒绘本的初步框架。
出发前一天,苏晚星回到外婆的庭院收拾行李。她打开衣柜最底层的抽屉,想找一件适合海边穿的薄外套,却意外翻到了一个蓝色的布包。布包是当年外婆亲手缝的,上面绣着一朵小小的月季,里面装着她小学时的日记本和几支旧画笔。
她翻开日记本,里面夹着一张干枯的梧桐叶,叶片上用圆珠笔写着“小满送我的第一片梧桐叶”。旁边的日记里,歪歪扭扭的字迹记录着两人的日常:“今天小满把她的草莓味橡皮分给我一半,我们一起在梧桐树下画了小房子,她说以后要和我住在一起,房子旁边种满石榴树。”
苏晚星看着日记,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时,陆时衍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白色的相机包:“我把相机和镜头都整理好了,还带了三脚架,晚上可以拍海边的星空。”他看到苏晚星手里的日记本,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在看什么?笑得这么开心。”
“在看我和小满小时候的日记。”苏晚星把梧桐叶递给他,“你看,我们当年的约定,比我记得的还要多。”
陆时衍接过梧桐叶,叶片虽然干枯,却还保留着当年的脉络。他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首饰盒,打开后,里面放着两枚银色的小吊坠,一个是星星形状,一个是满月形状。“这是我昨天让镇上的银匠做的,星星代表你,满月代表小满,就当是你们这次海边约定的小纪念。”
苏晚星拿起吊坠,指尖摩挲着上面细腻的纹路,心里满是感动。“谢谢你,时衍。”
“我们是一起的。”陆时衍轻轻握住她的手,“不仅是你们的约定,我们三个的海边时光,也会成为很珍贵的回忆。”
第二天清晨,阳光刚透过云层洒在小镇的街道上,苏晚星、陆时衍和林小满就提着行李,坐上了前往邻市的高铁。林小满靠在车窗边,手里拿着张奶奶给的旧照片,时不时和苏晚星分享小时候去海边的趣事:“我记得月牙湾的沙滩上有很多小螃蟹,当年我和妈妈一起抓了满满一罐子,最后又放回了海里,说要让它们陪着大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晚星入洐怀请大家收藏:(m.2yq.org)晚星入洐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