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唯恐自己的梧哥儿去了之后,因年纪最小、开蒙虽早却未必系统而跟不上进度,被先生看轻,更被那嫡出的盛长柏比下去。
于是,林栖阁内的“教学”陡然加紧了起来。以往多是寓教于乐,念些诗词,认些趣致的字。
如今林噙霜却拿出了十二分的认真,开始系统地教儿子《百家姓》、《千字文》,甚至浅显的《论语》句子。
她教得急切,心下不免担忧孩子会觉得枯燥抗拒,然而,盛长梧的表现再次让她,也让周雪娘惊得目瞪口呆。
无论林噙霜教什么,无论是拗口的句子还是复杂的字形,盛长梧几乎都是过目不忘。
林噙霜念上一两遍,他便能奶声奶气地复述出来,一字不差。指着书上的字教他认,下次再见,他必能准确指出。
这还罢了,最令人惊异的是他并非死记硬背,有时林噙霜解释了其中简单的含义,他眨着大眼睛听着,偶尔甚至会提出一两个看似天真、却恰恰挠到痒处的问题。
譬如林噙霜教到“融四岁,能让梨”,解释说这是说孔融小时候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懂得谦让的道理。
盛长梧却歪着小脑袋问:“娘,那如果哥哥有很多梨,我只有一个,也要让吗?”问得林噙霜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只觉得这孩子思考的角度着实与众不同。
他学习的速度快得惊人,往往林噙霜准备花几日功夫教的内容,他不到半日便已掌握纯熟,甚至还能举一反三。林噙霜准备的那些识字卡片、浅显读物,很快就不够用了。
周雪娘在一旁伺候,常常看得忘了手中的活计,只会喃喃道:“小娘,哥儿这……这真是文曲星下凡啊!奴婢从未见过这般聪明的孩子!”
林噙霜看着儿子如此争气,心中那份因离别在即而生出的酸楚与担忧,渐渐被巨大的骄傲与期盼所取代。
她原本还怕儿子去了前院吃亏,如今看来,以梧哥儿这般天资,只要先生公正,必能脱颖而出,甚至……将那嫡出的柏哥儿也比下去!
她教得越发有劲,恨不得将毕生所学在这短短几个月内尽数灌输给儿子。而盛长梧也一如既往地“配合”,表现出远超年龄的领悟力和记忆力,将“天才神童”的形象牢牢立住。
喜欢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请大家收藏:(m.2yq.org)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