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的决定,如同在暗流涌动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定锚石,让“玄武”基地内部因未知符号而产生的纷乱与争执,迅速沉淀为目标明确的行列。争论的焦点不再是要不要去,而是如何去,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确保陈启的安全和任务的可行性。
核心小组的会议在基地深处的战略分析室召开。气氛凝重,却不再有之前的焦灼。林瑶、高岚、王刚,以及伤势基本痊愈、重新投入工作的几位核心研究员围坐在桌旁。陈启也出席了,他坐在林瑶身侧,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清明而坚定,那里面不再有规则的疏离或记忆初醒时的混乱,而是一种沉淀下来的、近乎冷冽的专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清道夫’留下的这个符号,究竟指向何处?”林瑶开门见山,将那个结构狰狞的符号投影在中央屏幕上。
高岚调出了一组复杂的能量拓扑图和空间坐标分析数据。“根据符号本身蕴含的规则信息,以及它与编号23符号的演变关联,我们初步判断,它指向的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坐标。它更像是一个……依附于现实空间之上的‘夹层’或者‘褶皱’,一个被特殊规则定义的‘领域’。”
“异空间?”王刚皱眉。
“更准确地说,是一个被‘织网者’系统人为定义和维持的‘规则异常区’。”高岚解释道,“入口可能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一点,只要满足特定的‘钥匙’——也就是这个符号所代表的规则共鸣——以及足够的能量引导。”
“也就是说,我们甚至不知道门后面是什么环境?可能是真空,可能是深海,也可能是硫酸池?”王刚的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赞同。
“风险确实存在。”陈启开口了,声音平稳,“但我能模糊地感知到,那个‘领域’的基本物理规则与现实世界大体兼容,至少……适合碳基生命短暂存留。它更像是一个……‘中继站’,或者一个‘试炼场’。”
他的感知来自于与符号的深层共鸣,以及“镜像低语”灌输知识中关于空间结构的部分。这种判断无法用现有科学验证,但在场的人都明白,这或许是他们最可靠的参考。
“那么,第二个问题,我们如何进入?又如何在不可预知的环境中生存和行动?”林瑶看向高岚和技术团队。
“进入需要两个条件:符号钥匙,以及足以撕开现实壁垒的初始能量。”高岚指向另一组数据,“符号钥匙由陈启提供,他是唯一的‘权限持有者’。初始能量,我们可以通过基地的大型能量矩阵进行聚焦激发,模拟……嗯,模拟类似‘清道夫’突破我们护盾时使用的那种技术。”
她顿了顿,继续道:“至于生存和行动,我们无法提前准备特定装备,因为环境未知。但我们可以为陈启配备一套集成了最新科技的多环境适应性防护服,内置高能量压缩食物、水、基础医疗包、多功能工具,以及最重要的——一套高功率、跨维度通讯中继器。我们希望,即使在那个‘领域’内,也能保持与基地的微弱联系。”
“通讯能维持多久?距离多远?”林瑶追问。
“理论上,只要中继器不被规则层面的力量直接干扰或破坏,可以维持间歇性联络。但信号穿透不同规则领域的损耗极大,带宽会非常窄,可能只能传输极其简短的代码或语音片段。”技术负责人回答。
“有总比没有好。”王刚沉声道,“我会带领一支快速反应小队在入口触发点外围待命,一旦接收到求救信号或通讯中断超过预定时间,立刻尝试强攻接应——如果到时还能找到入口的话。”
计划在激烈的讨论中逐步完善,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意外都设想了应对方案。然而,所有人都清楚,面对一个完全未知的、由敌人指引的规则领域,再周密的计划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会议结束后,众人各自离去进行准备。陈启却没有立刻离开,他依旧坐在椅子上,目光落在桌面,似乎有些出神。
林瑶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地陪在一旁。她能感觉到,陈启虽然在会议上表现得冷静果断,但内心绝非毫无波澜。即将踏入完全未知的险境,面对可能远超“清道夫”的威胁,没有人能够真正平静。
“害怕吗?”过了一会儿,林瑶轻声问道。
陈启缓缓抬起头,看向她,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近乎无奈的弧度:“有点。”他坦诚得令人心疼,“但不是对死亡或者痛苦的恐惧……而是对‘未知’本身。那里可能存在着颠覆我们所有认知的东西。”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远:“但更多的是……一种‘必须去做’的感觉。不仅仅是为了追查‘清道夫’和‘织网者’的真相,也不仅仅是为了阻止未来的悲剧。更是为了……我自己。”
“为了找回完整的你?”林瑶理解地问。
“为了确认‘我’究竟是什么。”陈启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是那个在停尸房颤抖的实习生?是那个看见死线的怪物?是‘镜像低语’中的学生?是‘清道夫’测试的镜像?还是……所有这些碎片之下,那个依然想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去守护些什么的……本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车祸醒来,我成了完美犯罪克星请大家收藏:(m.2yq.org)车祸醒来,我成了完美犯罪克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