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羽,”杨妙真转过身,背对着山谷中的光与影,面向叶飞羽,声音轻了许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更深沉的忧虑,“今日虽获此空前大捷,我心却愈发沉重,如坠巨石。正如你战前所料,安福山绝非忍气吞声之辈。折了王锴这支臂膀,丢了如此多的精锐和物资,他必然暴怒,接下来的报复,必定如同狂风暴雨。我们……我们接下来,究竟该如何应对?这凤凰山,真能承受得住吗?”这一刻,她卸下了些许主帅的威严,流露出符合她年龄的、对未知前路的迷茫与寻求依靠的眼神。
叶飞羽能感受到她肩头的压力。他望着远方完全沉入黑暗的山峦轮廓,那里仿佛蛰伏着无穷的杀机。他沉默片刻,整理好思绪,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清晰,如同暗夜中的灯塔,试图驱散迷雾:“道主,落鹰涧大捷,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场胜利,更是我凤凰道在这河西之地投下的‘投名状’,是向天下宣告我们存在的烽火!同时,它也是我们插入安福山后方腹地的一把尖刀,足以让他如鲠在喉,寝食难安。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被动等待风暴来临,而是主动出击,化危机为机遇。我认为,当务之急,是三件事。”
他伸出三根手指,一一阐述:
“其一,巩固根本,消化胜利果实。 凤凰山根据地是我们唯一的退路和根基,必须将其打造成铁桶一般。立即征调人力,进一步加固所有关隘、寨墙的防御工事,深挖壕沟,多设鹿砦、陷坑,增建箭楼和哨卡。同时,要利用这次俘虏中愿意归顺、且经过严格审查背景相对清白的官兵,打散后编入各营,以老带新,进行强化训练,快速扩充我军实力,弥补此战的损失并实现增长。对有功将士的封赏要迅速、要公正、要公开,让所有人都看到,奋勇杀敌必有厚报,如此方能极大激励士气,凝聚军心。此事关乎生存根基,须臾不可懈怠。”
“其二,主动出击,扩大战略空间和缓冲地带。 我们不能坐等安福山调集大军,从容布置好包围圈。必须利用时间差,趁其主力被朝廷或其他义军牵制在其他战线、后方相对空虚之际,派出多支精干灵活的小队,以落鹰涧大捷之威,主动出击,收复周边被叛军占据的小型县城、重要村镇、土豪坞堡,拔除其耳目和补给据点。此举一则可获取更多粮草、财物和兵源,二则可将我们的实际控制区向外拓展,连成一片,增加战略纵深,三则可不断骚扰敌军,锻炼新兵,让安福山的后方永无宁日,牵制其兵力。但切记,出击目的在于‘扰乱、削弱、壮大自己’,要灵活机动,避免与敌军主力部队硬碰硬,保存有生力量为上。”
说到这里,叶飞羽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他转向杨妙真,语气也加重了几分:
“其三,也是最关键、最具长远意义的一点,广布义名,争取人心与潜在盟友。 道主可曾深思,为何安福山叛乱以来,看似势如破竹,朝廷平叛却屡屡受挫,许多地方望风而降?”
杨妙真蹙眉思索道:“叛军骑兵精锐,朝廷……或许兵力调度不及,或将帅心存观望?”
“这皆是重要原因,但并非根本。”叶飞羽摇了摇头,声音带着一种看透时局的冷静,“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天下离心,民心涣散,地方豪强各自为政、首鼠两端,甚至许多官员也对朝廷的腐朽和无能失去了信心。安福山虽残暴,但其起兵之初,亦以‘清君侧’、‘诛杨国忠’等口号蛊惑了不少对现状不满的人心。我们凤凰道,若想在这乱世中不仅生存下来,还要发展壮大,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占山为王、劫富济贫的义军。我们必须打出鲜明、正义且能吸引人心的旗帜——‘诛暴安良,匡扶社稷,护佑黎庶’!”
他继续深入阐述,条理清晰:“首先,要立即将落鹰涧大捷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最详尽的方式散播出去。不仅要让河西道的每一个百姓都知道,更要让朝廷、让天下各方势力都知道,在安福山的后方,有一支并非乌合之众、而是能打硬仗、敢打胜仗,并且真正在抗击叛军、保护百姓的力量存在!我们可以精心撰写檄文,历数安福山及其党羽屠城掠地、戕害百姓的累累暴行,同时申明我凤凰道‘保境安民、驱逐鞑虏(指胡化叛军)、恢复秩序’的坚定宗旨,派人抄录数百上千份,潜入各地城镇张贴、散播,甚至设法送入官军大营和朝廷驿站。”
“其次,要主动派出能言善辩、胆大心细的使者,与周边州县仍在抵抗的义军、结寨自保的豪强、乃至对叛军阳奉阴违的地方小吏建立联系。哪怕暂时不能结为牢固同盟,也要互通声气,交换情报,形成某种程度的默契,至少避免相互倾轧,被敌人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甚至……”叶飞羽压低了声音,说出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可以尝试与一些对朝廷尚存忠义之心、却又对当前平叛局势感到失望和不满的地方官员或边缘将领,建立秘密的联系渠道。乱世之中,多一条路,就多一分生机和发展的可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成弃子:女帝逼我当帝夫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成弃子:女帝逼我当帝夫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