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羽点了点头,对雷淳风的执行力与兴龙卫的效率极为放心。兴龙卫,这个由东唐帝国内部分心怀天下、不甘沉沦的文武能人秘密组建的爱国集团,已有近半人马因各种缘由——或是被叶飞羽超越时代的见识与“神龙”气运所折服,或是经由雷淳风的暗中引荐与推演认定,或是亲眼目睹他在落鹰涧创造的“神迹”——选择将宝押在他的身上。这股潜藏在暗处的力量,能量巨大,渗透在朝野江湖的各个角落,能办成许多明面上杨妙真都无法轻易完成的事情,这才是叶飞羽真正敢于和她平等对话、保持独立性的核心底气之一。
接下来的几天,落鹰涧仿佛一个从沉睡中猛然惊醒的巨人,开始了高速而有序的运转,每一个环节都打上了叶飞羽及其核心班底的深刻烙印。
翟墨林,这位东唐帝国已故第一大科学家的关门弟子,无疑是叶飞羽最得力的技术助手与理论实践者。他不仅能够迅速理解并消化叶飞羽那些看似天马行空、实则蕴含精密科学道理的“超时代”图纸,更能举一反三,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他亲自带领着以胡师傅为首的原匠作营骨干以及陆续抵达的新招募工匠,投入了“神机院”的筹建与扩产工作。他负责将叶飞羽的理论设计转化为可以批量生产的标准化工艺流程,亲自绘制分解图,编写工艺手册,简化“一窝蜂”的模块化组装步骤,优化“神火飞鸦”的火药配比与尾翼形状以求更稳定的飞行轨迹,并已经开始根据叶飞羽提出的概念,着手设计更大口径、射程更远、命名为“雷吼”的原始火炮草图。有他在技术一线坐镇指挥,叶飞羽得以从繁琐的具体技术指导和工匠管理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更宏观的战略布局与体系构建上。
李忠源和李菲燕叔女二人的效率堪称惊人。就在叶飞羽命令下达后的第五天,第一批由云阳商会组织的、满载着硫磺、铁料、铜锭的大型车队便浩浩荡荡地驶入了落鹰涧,后续物资更是络绎不绝。李菲燕亲自带着一支由账房、管事和护卫组成的精干团队进驻已然开始清理扩建的营区,迅速建立了严格的物资入库、分类登记、定额发放和库存盘点制度,将原本因战乱和重建而显得有些混乱的后勤打理得井井有条,确保了“神机院”的物资供应如同人体血管中的血液般顺畅流转。她甚至已经开始着手规划在落鹰涧内建立一个小型的金融兑换点,以方便未来大量工匠和雇工的薪饷发放。
莽山张家兄弟不愧是常年在山中讨生活的好手,他们带着数十名经验丰富的猎户和矿工,分成数股,仅用了不到七天时间,就在落鹰涧后山三十里外的一处人迹罕至的峡谷中,发现了一处埋藏浅、品位尚可的小型露天赤铁矿,并在另一座山的背阴面找到了一个易于开采的煤矿露头。初步试采的样品很快被送回,虽然品质并非上乘,但足以应急和用于普通军械制造。他们同时自觉担负起了这些未来矿点及通往落鹰涧小路的外围警戒任务,并开始探索周边更复杂的地形,为未来可能的工坊迁移、扩建或建立隐蔽仓库做准备。
而雷淳风领导的兴龙卫成员,则如同一张无形而精密的大网,悄然覆盖在落鹰涧及其周边地区。他们不仅高效地传递着各方信息、协调着人员招募与物资转运,更在暗处凌厉地出手,连续清除了三股试图混入匠户中或在外围窥探的蒙元精锐细作,以及两批受周边某些心存忌惮或别有用心的豪强势力派来的探子,确保了叶飞羽的计划得以在相对保密和安全的环境下高速推进。
在这个过程中,杨妙真确实兑现了她的承诺。东南各州府的资源在王府严令下,优先向落鹰涧倾斜,沿途关卡一律放行,无人敢于刁难。但她本人及其王府核心幕僚、直属将领,再未对叶飞羽的具体安排、人员任用、工坊布局等细节指手画脚。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一帆风顺。偶尔有来自后方州郡的王府属官,或是某些资历较老、思想更倾向于传统的军中将领(非落鹰涧旧部),见叶飞羽动静搞得如此之大,资源消耗如同鲸吞,却只见投入不见收益的、传统意义上的战功产出,不免心生疑虑甚至不满。有人试图以“祖制”、“兵部旧例”或“兵家正道在于将士用命”为由,向叶飞羽委婉提出质疑,希望能“稍加节制,以观后效”;更有甚者,直接上书或当面进言杨妙真,措辞隐晦却意图明显,希望能“收回部分权限,以免尾大不掉”。
面对这些杂音,杨妙真的回应却始终明确、坚定且毫不拖泥带水。对前来质疑的属官,她只是凤眸微抬,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叶先生之能,其所图者大,非尔等局限于案牍规章者可妄加揣度。做好分内之事,物资保障若有延误,唯你是问。”对那些进言的将领,她的态度则更为直接,甚至带着一丝警告:“落鹰涧一应军械研发、工坊建设、人员训练事务,本郡主已全权委于叶先生。尔等职责在于整军经武,熟悉可能配发的新式装备,而非越俎代庖,质疑本郡主决策。今后若再有无端非议,扰乱了革新大局,军法处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成弃子:女帝逼我当帝夫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成弃子:女帝逼我当帝夫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