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仅擅长权术,领兵作战同样是一把好手。
任江浙行省参政时,方国珍奉命征讨张士诚,连战连捷,最终在昆山大破张军,逼得张士诚归顺元廷。
鼎盛时期,他俨然成为元廷在浙东的土皇帝,牢牢掌控着庆元(今宁波)、温州、台州等地。
待元朝气数将尽,加上朱元璋大军压境,方国珍审时度势归附朱氏,获封福建行省平章。
有趣的是,投靠朱元璋后他再度玩起平衡术——
明面效忠新主,暗地仍与元廷眉来眼去。既领受朱元璋的官职,又接受元朝江浙行省平章的任命,甚至在至正二十年至二十三年间,年年将张士诚进贡的粮草经海路运往大都。
此后数年,他始终在两大势力间游走,最终官至元朝江浙行省左丞相,受封衢国公。
这般手段,堪称传奇。
更绝的是,元朝覆灭后他竟逃过朱元璋的屠刀,安安稳稳活到洪武七年(1374年)病逝。
成为朱元璋麾下少数得以善终的重量级人物。
比起那些死心塌地的老部下,他的结局反倒圆满得多。
金陵城,大帅府。
朱慕与方国珍短暂交谈后,立即察觉此人谈吐不凡。看似粗犷武夫,实则字字机锋。
难怪能在史书里左右横跳,最终还能在三哥手下寿终正寝,果然深藏不露。
不过既然选择归顺,历史剧本就该还想故技重施?
且留在金陵观察月余,保管教你死心塌地,八抬大轿都拉不走。
……
至正十二年秋,江南大地迎来罕见丰年。
稻浪翻滚的田野间,沉甸甸的穗子压弯了秸秆,风中飘荡着谷物成熟的芬芳。
尤其是金陵周边,亩产远超往年,百姓们喜笑颜开,无不称颂朱慕恩德。
这般盛景,让麾下臣僚们萌生新念头:
大帅,是不是该晋位称王了?
……
与江南的太平景象相反,江西正陷入多事之秋。
陕州地界,徐寿辉与陈友谅再度交锋。
这场龙争虎斗,依旧未分高下。
徐寿辉回到营地后,心中郁结难解。他原以为对付不了脱脱的大军也就罢了,如今竟连陈友谅都奈何不得。
数月前他率军加入天下义军联盟时何等意气风发,甚至敢与各路豪杰争夺盟主之位。谁知最终铩羽而归,不仅损兵折将,连留守的部将也开始蠢蠢欲动。
其中尤以天完朝大将军倪文俊为甚。
此人本是拥立徐寿辉称帝的重要支持者,却在徐寿辉返回江西时,假意于汉阳城外迎接,暗中派人行刺。若非彭莹玉及时相救,徐寿辉早已命丧黄泉。
盛怒之下,徐寿辉连夜发兵攻打。彭莹玉率铁骑冲锋陷阵,斩杀倪文俊,大破其军。
倪文俊麾下部将明玉珍趁夜西逃,直奔川蜀而去。
陈友谅得知倪文俊兵败身亡,气得破口大骂。这本是他暗中挑唆的棋子,原计划两家联手对抗徐寿辉。谁知倪文俊狂妄自大,听闻徐寿辉兵败势弱,竟撇开他单独行动。
若按原计划行事,陈友谅如今的处境也不至于如此艰难。
老张,军中粮草还能支撑几日?陈友谅向张定边询问道。
张定边叹息道:最多再撑半月就要断粮了。
徐寿辉这个混账!陈友谅怒骂,专挑秋收时节来攻,这是要活活饿死咱们!话锋一转,又问:将士们士气如何?
张定边摇头叹息:不太乐观。
陈友谅脸色阴晴不定,突然说道:老张,你说我去投降徐寿辉如何?
什么?张定边大惊失色。
我了解徐寿辉,此人耳根子软。只要我放低姿态,给足他面子,他定不会杀我。陈友谅冷笑道。
此话当真?张定边迟疑不定,这步棋实在太过凶险。
但这就是陈友谅的行事风格——向来喜欢铤而走险。
横竖都是死,不如赌一把。陈友谅已然下定决心。
当夜,天完军大营外。
陛下!陈友谅求见!
侍卫的禀报声传入帐中,徐寿辉一时怔住。
谁来了?
是陈友谅,他自缚双手,前来请罪。
徐寿辉霍然起身。
这一刻,连他也不得不惊叹于陈友谅的胆大妄为!
“ ,这混账东西,真以为老子不敢宰了他?!”
“带了多少人?”徐寿辉沉声问道。
“约莫二十来人。”
“张定边可来了?”
“来了,也绑着。”
“呵,倒是有种。”徐寿辉冷笑,“放他们进来!只准陈友谅和张定边两人,绳子查仔细点,别让他们耍花样。”
“遵命,陛下!”
片刻后,被五花大绑的陈友谅和张定边被四名亲兵押进大帐。
一进门,陈友谅扑通跪地,张定边也跟着跪下。
陈友谅膝行至徐寿辉面前,痛哭流涕:“陛下,臣罪该万死!臣不该临阵脱逃,臣该死啊!”
徐寿辉冷眼旁观,一言不发。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