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将张定边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重现白日庄严肃穆的场景。他第一次意识到,武将竟能获得如此崇高的荣誉。
我也想要死后享有血食祭祀,我也想要青史留名,我也想要追随朱大帅......这个念头刚起,他又立即自我否定:不行,我是秀才的兄弟,怎能这么想?
转念又想:若是能劝秀才投靠虎王......随即又摇头:秀才的野心我最清楚,即便暂时归顺,日后必会反噬。
徐达同样难以入睡。一闭眼,就会浮现数万黑旗军将士向石碑下那道身影投去崇敬目光的画面。
当时的我,望着那道身影时也是心潮澎湃吧。徐达暗想,更何况那些黑旗军将士呢?
小九真是了不起啊!
徐达心中满是钦佩。
仅仅一场祭祀,就让全军将士归心。
当初小九在琅琊山创立黑旗军时,自己还暗自嘀咕,觉得他太过狂妄。
如今黑旗军已称雄江南,霸业近在眼前。
但更让徐达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回城路上,骑在马上的朱慕突然下马,走向一片长势旺盛的稻田。田埂上跪着个老农和他的三个儿子,浑身发抖。
朱慕亲手扶起他们,温和地说:老人家,我们这儿不兴跪拜,快起来。
老农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倒是小儿子问:虎王大人,不跪拜的话,见到大人们该怎么办?
朱慕大笑道:鞠个躬就行。要是对方有礼貌会回礼,要是没礼貌不理你,你就在心里骂他!
周围响起一片笑声,老农也放松了些。
朱慕又问:老人家,今年收成不错吧?还缺什么?
老农刚要下跪,被小儿子拉住:爹,虎王说了不兴跪拜。
老农尴尬地笑笑:大人,今年收成很好,啥都不缺。
这时他感觉衣服被扯了扯,余光瞥见又是小儿子。
这小儿子胆子不小,插嘴道:虎王大人,俺们还缺着呢!
朱慕看着丰收的稻田:还缺什么?
闭嘴!老农急了,大人,这小子脑子不好使。
朱慕笑道:无妨,缺什么尽管说。
真的?小儿子不顾父亲使眼色,笑嘻嘻地说:虎王大人,俺还缺个媳妇儿。
朱慕一愣,身后的李善长等人也愣住了。
这小子果然是个愣头青。
文官们脸色缓和下来。
朱慕摇头苦笑:这个我可帮不上忙,想娶媳妇得靠你自己。
“那俺要去当兵。”小儿子再次开口。
刚才的祭祀大典,他远远瞧见了,只觉得浑身热血翻涌。
况且,在虎王手下当兵,娶媳妇也容易。
听说只要立了战功,就能分到田地,还威风凛凛,多少姑娘抢着要嫁虎王的兵呢。
“当兵是条好路,真想的话,去招兵处报名,合格了自然能入营。”
朱慕离开了,老农恭敬目送,小儿子满眼兴奋。
这只是个小插曲。
但徐达却从中看出,小九已深得民心。
老农虽惶恐,但对小九的敬重发自内心。
小儿子看似粗枝大叶,实则对小九崇拜至极。
若江南各地皆如金陵这般,这基业,便稳了。
至正十三年,正月初一。
金陵城。
这日天公作美,灿烂阳光驱散寒意,整座城沐浴在金色辉光中。
往常此时,街市早已喧闹,小贩吆喝,工人忙碌,菜农穿行。
可今日,整座金陵城空空荡荡。
本该开张的早点铺子,全都紧闭店门。
除了值守的士兵,整座城……空了!
城外,山呼海啸般的声浪隐隐传来,令那些无法离岗的士兵纷纷侧目。
那里,他们的王——汉王,正登临大位。
金陵城北,巍峨城墙之下,笔直的水泥路两侧,黑旗军如标枪般肃立,队列延伸至旷野中的高耸祭坛。
士兵身后,是漫山遍野的金陵百姓——
无论贫富尊卑,无论老幼妇孺,此刻皆汇聚于此,人潮如海,望不到尽头。
整座城的人仿佛都来了。
每张脸上都映着光彩。
更远处,仍有无数人流从四面八方涌来。
年长者望着祭坛,眼中激越难掩。
年轻人凝视高台,满目崇敬。
女人们仰望着旷野上高耸的祭坛,虎王那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早已让江南的女子们心驰神往。
骑在父兄肩头的孩童们却对祭坛毫无兴趣,只顾着东张西望,被四周熙攘的人群吸引,兴奋得手舞足蹈。
阳光洒落,金陵城巍峨壮丽,城楼、城墙,乃至城门上的匾额都焕然一新,清水冲刷过的痕迹清晰可见。
旧匾不知被丢到了何处,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崭新的牌匾,上书“中华门”三个大字,笔力雄浑,龙飞凤舞,足见朱慕题字时的澎湃心潮。
数百米外的祭台上,朱慕一身戎装。
漆黑的铠甲锃亮如新,在阳光下泛着暗金色的光芒,刺目耀眼。
头顶的金龙华盖璀璨夺目,绣工精湛的五爪金龙随风舞动,远远望去,仿佛真有一条金龙在他头顶盘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