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明鉴,正是如此。”
“好家伙,这皇帝当得够劲,与臣子成了生死之交啊!”
朱慕心中暗叹,不,是暗自唾弃。
席应真接着道:“哈麻此人不仅荒淫,还贪财成性,但有一点可取,收钱必办事,口碑尚可。”
朱慕颔首,“如此便好办,派人行贿便是。况且他与脱脱不和,此事必不会推辞。”
…………
元至正十三年,大汉元年,二月二十五日。
元大都。
皇宫内。
啪!啪!啪!
杖击皮肉之声传入金碧辉煌的殿堂。
元顺帝高坐龙椅,满面怒容。
殿下,群臣跪伏,瑟瑟发抖,冷汗涔涔。
唯有一人神色如常,正是中书右丞哈麻。
杖刑,即以竹板或木棍责打臀、腿或背的刑罚。
自隋代定为五刑之一,沿用至清。
元之前,杖刑皆衣冠受责,尚存体面。
然自大元始, 罚臣愈发严苛,乃至极尽羞辱。
臣子触怒天子,便当众褪裤受杖。
此刑非为惩痛,实为摧折臣子尊严。
此刻,殿外受刑者,乃中书左丞相脱脱之弟也先帖木儿。
这位往日尊贵的元廷贵胄,如今被侍卫按在石板上,堵嘴褪裤,遭人狠打。
“也先帖木儿,你这废物!前年三十万大军葬送于刘福通之手,去年你那兄长更胜一筹,六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你无能,脱脱更无能!若非你兄弟葬送朝廷精锐,朱慕岂敢在江南称王,还敢妄称真龙现世?呵,好大的排场!”
元顺帝的怒吼响彻大殿。
平心而论,也先帖木儿确致三十万大军覆没,但斥其为废物,亦有失公允。
脱脱为相期间,肃清朝纲,尊孔修史,政绩斐然,令末世元廷暂得清明。
其弟也先帖木儿亦非庸才,任监察御史时整饬吏治,惩贪反腐,助力良多。
多年威名,一朝尽丧。
当年刘福通举兵起事后,元廷接连派出的征讨部队皆遭义军全歼。脱脱此时展现出政治家的决断,欲调集举国精兵毕其功于一役。此计本无大谬,却错在择将不当——此战若胜,主帅必得朝廷重用。脱脱私心作祟,竟说服元顺帝委派其弟也先贴木儿总督全军。
打虎需亲兄弟不假,可这兄弟须有伏虎之能。也先贴木儿整顿吏治尚可,行军布阵实非所长。脱脱心知肚明,特遣猛将巩不班辅佐。这巩不班确是一员悍将,连克上蔡等要地。岂料刘福通夜袭斩首,不仅击溃元军前锋,更阵斩巩不班,吓得也先贴木儿连夜奔逃数十里,连收复的城池都弃之不顾。
此时若换帅,局势尚可挽回。偏生脱脱执迷不悟,又为弟弟争取到数十万援军。至此,也先贴木儿手握三十万元廷精锐,帝国命运系于一身。可笑的是,这位元帅畏敌如虎,大军行至沙河便裹足不前。既不谋划军务,整日只在帐中占卜问卦,三十万大军竟在沙河上演了一月有余的跳神战争。
某夜刘福通试探 袭,元军竟全军溃乱。也先贴木儿不辨情由,以为 ,翻身上马逃得比南宋范文虎还快。三十万大军未战先溃,成就战争史上一大笑谈。
失去主帅的三十万元军陷入混乱,自相残杀,天亮时分已全军溃散。
也先贴木儿身边仅剩一万残兵。
这场夜间的炸营事件,让二十九万大军灰飞烟灭,堪称华夏战争史上的罕见奇迹,或许仅次于大魔法师刘秀的流星雨之战。(不过如今朱慕大破六十万元军的战绩更为惊人。)
如此“辉煌战果”,正是由也先贴木儿这位“奇才”一手缔造。
元大都。
皇宫大殿外。
元顺帝正命人杖责也先帖木儿。
这位将领的“神操作”葬送了三十万元军精锐,元顺帝恨不得将其处斩。
这三十万大军并非普通部队,而是元朝 直属的精锐力量,包括阿速军等王牌部队,堪称朝廷最忠诚、最能战的核心力量,却被他一场战役败得精光。
元顺帝怎能不怒!!!
(更讽刺的是,朱元璋北伐时,元朝军阀仍在互相攻伐,导致明军几乎兵不血刃攻占元大都。
元朝的败亡,正是始于沙河之战这场人为制造的荒诞战役。
至于也先贴木儿,在脱脱遇害后失去庇护,最终被流放云南。)
话说回来。
元顺帝盛怒之下欲斩也先帖木儿,但在脱脱的极力保全下,勉强给了这位重臣一个面子。
这位葬送三十万大军的败将,终究被亲哥哥保了下来。
然而元顺帝虽给了脱脱面子,却从此心生嫌隙,让哈麻趁机上位,取代脱脱成为皇帝最宠信的大臣。
即便如此,元顺帝对脱脱仍存信任,否则第二次讨伐反贼时,也不会让他统领六十万大军。
可谁料脱脱与其弟一样不中用,竟将好不容易凑集的六十万大军也葬送殆尽!
反贼未灭,反倒助长了朱慕的声势。
平心而论,脱脱的军事才能并不差,南下后先灭芝麻李,再败刘福通。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