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朱慕没好气地瞪着他。
常遇春讪笑着挠头落座时,站在朱慕身后的蓝玉正对着自家姐夫怒目而视——这般惫懒模样实在有失体统。
朱慕转向刘伯温,眼中闪过赞许之色。这些日子刘伯温屡献奇谋,其军事才能连李善长等人都难以企及。今日更难得的是他敢于直谏。方才那番话里的破绽,李善长等人未必没察觉,却一个在斟酌词句,一个在观望风向。倒是这位新来的谋士,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关键。
胡惟庸盯着刘伯温,心中暗恼。他确实在等旁人先开口,可见到刘伯温抢了先机,尤其见到朱慕赞赏的眼神后,更觉不快。正懊悔间,他忽然意识到:以汉王久经沙场的阅历,怎会犯如此明显的疏漏?
莫非汉王是在试探群臣,看谁有胆量直言进谏?
这绝无可能,汉王岂会做这等无聊之事。
胡惟庸转念想起汉王征讨脱脱时,那凭空出现的七万大军。他后来仔细研究过那场战役,始终想不通汉王是如何藏兵的。
难道这次也......
胡惟庸忽然展颜一笑,起身说道:刘大人恐怕误会汉王了。汉王向来谋定而后动,末将并非刻意奉承,而是认为汉王既然提出此策,定已想好如何让大军神不知鬼不觉地潜伏至襄阳附近。
莫非汉王已如脱脱之战那般,暗中调兵遣将了?
哈哈哈!朱慕朗声大笑,老胡猜得不错。
胡惟庸喜形于色,得意地瞥向刘伯温。
刘伯温却未理会,只是疑惑地问道:汉王,当真在襄阳附近藏有兵马?
并非他不信朱慕,实在这事难以置信。襄阳乃军事要地,襄阳王博罗佛家奴也非庸碌之辈,岂会察觉不到敌军动向?
可看汉王神色,又不像玩笑。这......
刘伯温猛然想起一个传闻——汉王会撒豆成兵之术。
难道......
竟是真的?
金陵城,汉王府议事厅。
朱慕环视众人,沉声道:诸位放心,本王确实在襄阳附近埋伏了大军,但需本王亲临方能调动。不日我将启程前往襄阳。
在座众人与刘伯温想法相似,又听闻唯有汉王亲至才能调动兵马,愈发确信自家主公身怀异术。即便不是撒豆成兵,也定是神鬼搬运之类的仙法。
自登基大典真龙现世后,越来越多人相信朱慕乃神仙转世,拥有通天彻地之能。其中不少是朱慕麾下重臣,他们比百姓更笃信不疑,只因他们更接近汉王,见证过更多神异之事。
此番前往襄阳,我只带席道士和小和尚。其余人等按计划行事,静候濠州生变,以及陈友谅、徐寿辉求援。具体出兵方略,依先前所议。
贾鲁总揽全局,李善长负责粮草辎重,军机要务由刘伯温与胡惟庸共议,以刘伯温为主。
胡惟庸闻言,脸上得意之色顿时消散。
朱慕沉声道:朱一、常遇春等将领,全部听从刘伯温指挥,不得有误。
遵命!
众武将齐声应答,纷纷起身向朱慕抱拳行礼。
......
濠州城内。
父亲,孩儿不愿去金陵,更不愿投靠朱慕。
郭天叙面色涨红,挺直腰杆站在郭子兴的病榻前,神情倔强。
逆子!
郭子兴挣扎着想要起身教训儿子,却因动作牵动肺部,引发一阵剧烈的咳嗽。
郭天叙俯视着病榻上的父亲,看着这个瘦骨嶙峋、白发苍苍的老人,心中竟生出几分怜悯,往日的畏惧之情已荡然无存。
老爷别动怒啊!郭张氏连忙扶住丈夫,轻抚其背劝道:天叙既然不愿去就算了。这孩子性子倔,去了反倒可能得罪人。况且他与重八素来不和,谁知道朱重八有没有在朱慕面前说过咱们天叙的坏话。
妇人之见!郭子兴气得浑身发抖,没有朱慕庇护,就凭这个蠢材能守住我打下的基业?他能保住性命就是祖上积德了!
要是马秀英是亲生女儿,朱重八是亲女婿该多好啊!郭子兴在心中长叹。
父亲总是看不起我!郭天叙脸色由红转紫,压抑许久的怒火终于爆发,我治理庐州从未出过差错,为何您始终觉得我一无是处?
郭张氏也帮腔道:老爷,天叙只是欠缺历练。自从接手庐州事务后,他做得很好。就算比不上朱慕,总不会比朱重八差吧?
郭子兴拼命想要坐直身子,却虚弱得连这个简单动作都难以完成。曾经威风凛凛的猛将,如今只是个需要人搀扶的病弱老人。
看着丈夫这副模样,郭张氏不禁红了眼眶,转头劝道:天叙,要不你就听你爹的话,去趟金陵吧。朱慕与你年纪相仿,说不定能谈得来。
郭天叙见父亲如此,正欲松口答应,忽听门外传来脚步声,马秀英的声音随即响起:爹爹,重八给您送药来了。
二字入耳,郭天叙顿时怒火中烧,昔日 之恨涌上心头。
“呸!我郭天叙绝不去江南!爹若非要巴结那朱慕,不如叫马秀英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