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明日我们攻打丰县,让小明王紧随其后,务必在日落前赶到。刘福通坐下后略显兴奋地说。
关先生眉头紧锁,明白大帅是要为小明王送战功。只要韩林儿及时赶到,攻占丰县的功劳就会记在他头上。
关先生为大帅感到不值。他知道朱慕称王后,大帅已有立国之意,国号定为宋,君主自然是这位小明王,连年号都拟好了——龙凤。
关先生对此极为不满。大帅的实力和功绩不输朱慕,完全可以自立为王,却执意要扶持韩林儿。不仅是他,刘福通麾下许多文武官员都有怨言,比如直性子的傅友德,多次公开反对韩林儿,惹得刘福通大怒。
但也有人支持此举,比如杜遵道。此人是颍上人,刘福通同乡,与韩山童、刘福通一同起兵的元老。虽不善战,但擅长理政,曾在元顺帝初年入国子监读书,任过枢密椽吏,后因与也先帖木儿不和辞官回乡,结识了刘福通。
韩山童死后,杜遵道辅佐刘福通治理地方,颇有建树。但他性情骄横,看不起出身低微的红巾将领,渐渐失宠。关先生投奔后,取代了他的地位。
杜遵道心怀不满。刘福通迎回韩林儿后,他立即投靠小明王,深受宠信,短短数月便重掌大权。可见韩林儿也非等闲之辈,暗中拉拢文臣武将,在刘福通的默许下,已招揽了不少不得志之人。
这座院子已被大 一行人全部包下。
屋内,大 与张黑子相对而坐,令人意外的是,那位赶车的中年汉子也在场,且坐在左侧首位,地位似乎比张黑子更高。
事实确实如此。
“李叔叔,你曾来过襄阳,不妨看看这张地图,究竟标注的是襄阳城的何处?”
大 说着,将一张羊皮纸递了过去。
车夫毫不客气地接过,仔细端详起来。
此人名叫李翠山,汉人,曾是大 父亲的贴身侍卫,自大 记事起便被派来保护她,至今已有十年。
因此,无论是地位还是亲疏,他都在张黑子之上。
而这幅地图,正是大 逃离大都的目的之一。
此图是她偶然在父亲书房中发现的,据传是前朝襄阳守将吕文德、吕文焕兄弟所留,乃是一张藏宝图。
当年吕氏兄弟率军坚守襄阳,抵挡横扫天下的蒙元大军长达六年,最终因城中百姓死伤殆尽,粮草耗尽,吕文焕只得开城投降。(吕文德在元军攻城的第三年病逝。)
元军入城后大肆搜查,却发现城中不仅人口稀少,金银财宝也所剩无几。
这令元世祖忽必烈颇为疑惑,粮食可以耗尽,但金银财宝怎会凭空消失?
当时忽必烈身边有一汉臣刘整,与吕氏兄弟有仇,认为吕文焕将城中财宝尽数藏匿,建议彻查此事。
忽必烈权衡再三,并未采纳刘整的建议,反而看重吕文焕的才能,命其为先锋攻打南宋鄂州。
这一决定十分明智,吕氏家族在南宋举足轻重,正如胡只遹所言:“吕生(吕文焕)世握兵柄,兄 侄遍布朝堂,宋之君臣贤愚、山河城防、兵民虚实、刑政得失,无不知晓。”
南宋咸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二月,吕文焕被忽必烈任命为荆湖行省参知政事,随伯颜南下征宋,招降沿江州郡,攻陷沙洋、新城(今湖北潜江西北)、鄂州等地。
元世祖命吕文焕率旧部,以优待降将的旨意,招降尚未攻克的州郡。
沿江诸将多为吕氏旧部,纷纷望风归附。
元灭南宋后,吕文焕再未返回襄阳,藏宝之事亦无从考证。
然而,吕氏藏宝的传闻一直在大都流传。
大 不知父亲从何处得到这张藏宝图,但她有心一探真假,同时也借此逃离压抑的大都。
她亦明白,父亲并未真正追究,否则追兵不会屡屡在关键时刻失手,让她得以从容脱身。
不得不说说这吕家两兄弟:
他们兄弟二人都是南宋名将,在对元作战中屡次取胜,可惜后来都落得声名狼藉的下场。
先说说吕文德——
他出身平民,早年跟随南宋抗金将领赵葵,曾参与端平入洛之战。
(不过那时吕文德还只是个小角色。
他真正成名是在抗击蒙古入侵时。
蒙古攻宋期间,吕文德率 战江淮、荆湖、四川等地三十余年,多次击退蒙军,战功显赫。
可以说,在孟珙、杜杲、余玠等抗蒙名将相继离世后,吕文德成了南宋抵御蒙古的中流砥柱。
若无此人,南宋恐怕早十几年就 了。
但为何他名声不佳,甚至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还把他塑造成反派?
其一,此人极其贪婪。
据宋人刘克庄记载,理宗淳佑初年,吕文德入京朝见,赵希静暂代其职,发现军中无存粮,士兵怨声载道,痛斥吕文德克扣军饷。赵希静因此弹劾他,使其一度被降职。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