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重八并非疏忽大意,即便他有所遗漏,徐达也会提醒。然而,察罕凭借对军队的掌控力与战场嗅觉,悄无声息地清除了朱重八布置的所有暗哨,随后突袭得手。若非郭景祥死战断后,朱重八恐怕难以脱身。
清除探子绝非易事。明哨易除,暗哨却需精准判断地势——哪些位置适合潜伏,哪些角落易被忽略。察罕能滴水不漏地肃清所有眼线,无人能回报警讯,正是其过人之处。
刘福通躬身行礼:“陛下,臣刘福通求见。”
他很快来到韩林儿帐中。两军合并后,刘福通始终谨守臣节,并未因韩林儿是他所立而有所怠慢。
韩林儿见刘福通到来,面露喜色,起身相迎,握住他的手臂道:“叔父来了,可是有事?”
“确有一件要事。”刘福通沉声道,“山东传来消息,朱重八兵败。”
“什么?”韩林儿与一旁的杜遵道皆是一惊。
“朱重八死了?”杜遵道急忙追问。
“那倒没有,只是损兵折将,七万大军仅剩不足三万,如今困守济宁。”刘福通答道。
韩林儿思索片刻,迟疑道:“那……咱们要不要去救援?”
“不可!”杜遵道断然反对,“济宁路途遥远,等咱们赶到,恐怕城已陷落。依我看,不必理会,正好让朱重八牵制朝廷兵马,咱们趁机攻打汴梁。”
提及汴梁,韩林儿眼中闪过兴奋之色。刘福通等人曾许诺,一旦攻下汴梁,便拥立他正式称帝,定都汴梁,国号大宋!
刘福通略显迟疑。他与朱重八曾有盟约,约定互相支援,但杜遵道所言亦有道理。汴梁已是囊中之物,岂能弃之不顾,远赴山东为朱重八解围?
见他犹豫,杜遵道冷哼一声,厉声道:“刘福通,别忘了你的身份!陛下还等着攻下汴梁登基呢!再说,朱重八可曾派人求援?既然没有,你又何必自作多情?”
刘福通一时语塞。
韩林儿连忙劝道:“叔父重情重义,俺心里明白。但此次攻打汴梁至关重要,不仅关乎俺登基称帝,更关乎颍州军的威名。俺要向天下人证明,咱们不输那汉王朱慕!还请叔父助俺一臂之力。”
说罢,韩林儿竟躬身行礼。刘福通慌忙扶住他:“使不得!既然如此,咱们先取汴梁,再视情况决定是否救援朱重八。”
“多谢叔父!”韩林儿喜道。
…………
元大都,皇宫御书房。
“陛下,大喜啊!”哈麻兴冲冲地闯入殿中。
“何事?”妥欢帖睦尔抬头,神色冷淡。
哈麻佯装未见。他心知皇帝因脱脱之死而对他心生不满,但这位陛下向来喜怒无常,过不了多久便会将此事抛诸脑后。
今 带来了一个足以冲淡皇帝对脱脱感念的喜讯。
“陛下,前线传来捷报,察罕帖木儿不负圣望,在济南城下大败贼首朱重八,歼敌十万,朱重八仅单人逃脱。”
哈麻刻意夸大战果,却深知这正是皇帝爱听的话。
妥欢帖睦尔闻言果然龙颜大悦,掷笔而起:“捷报何在?”
哈麻立即呈上早已修饰过的战报。
“好!察罕真乃长生天庇佑的栋梁,大元中兴之臣!”皇帝拍案高呼,“传旨,擢升察罕帖木儿为中书兵部尚书,加封嘉议大夫。此乃朕的千里驹啊!”
连日阴霾被这场大胜一扫而空,妥欢帖睦尔纵声大笑,积压多时的郁气终于得以宣泄。
察罕帖木儿的胜利如同久旱甘霖,给垂死的大元朝廷注入一剂强心针。
捷报传遍大都,街头巷尾皆在传颂察罕之名。
“ !大喜事!老爷打赢了!”丫鬟柳儿急匆匆闯进书房。
李敏手腕一颤,墨汁在宣纸上洇开。她搁笔嗔道:“女儿家当娴静端庄,这般毛躁成何体统?”
柳儿撅嘴道:“奴婢急着给 报喜,您不爱听便罢了。”
“爹爹的消息?”李敏顿时放软语气,“好柳儿,快仔细说。”
“老爷在济南大破贼寇,朝廷还给他升官哩!”柳儿眉飞色舞,“那个贼头叫朱...朱什么八来着?”
“朱重八。”李敏压下欣喜,暗忖:“此人乃江南朱慕胞兄,爹爹此番胜他,恐会招致朱慕报复。”转念又想:“但这或许正是爹爹所求。在大都时,爹爹便常推演朱慕战例,赞其用兵如神,早欲与之一较高下。”
郭兴、郭英率部登陆。
回首望去,庞大的战船正缓缓驶离海岸。
这支孤军已无退路——要么攻克济南,要么埋骨山东。
兄弟二人原在福建征战,半途被朱慕急调北上,经海路直插山东腹地。
“兄长,走吧。”郭英轻扯兄长衣袖。海风卷起战袍,猎猎作响。
郭英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全军听令,即刻开拔!
郭兴胸中豪情激荡,暗自立誓定要为汉王夺取山东。
................
当郭家兄弟从海路抵达山东之际。
察罕帖木儿正在帐中研读朱慕送来的最新战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