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离,许久不见,竟已长成这般模样了。张老爷挤出笑容打量着少年,心中盘算着如何说服他答应退亲。
当年两家定亲时,可是正经下了聘书文定的。王离直视对方,如今张伯父说退就退,未免太过儿戏?
这话让张老爷脸色骤变。方才在里屋,王家姐姐分明已应允退婚,这小子莫非想反悔?
未等家主开口,随行的管家先嚷起来:穷小子别不识抬举!夫人既已答应,你还想赖着高攀不成?自从张家攀上汉王府的官爷,连下人都跟着趾高气扬。
张老爷默不作声,显然对王离的态度颇为不满。
我自然奈何不得贵府。王离冷笑连连,不过这三媒六证的婚事若被单方毁约,少不得要请乡亲们评评理。蛤蟆虽小,叫声倒能传三里地。
张老爷闻言大惊。此事若传开,莫说女儿再难议亲,张家颜面何存?
王离又转向张老爷:小婿如今好歹算半个张家人,这奴才以下犯上,伯父看该如何发落?
这......张老爷面皮青白交加,暗忖这少年竟如此难缠。原以为孤儿寡母好拿捏,不料碰上个硬钉子。
他当即变脸堆笑:两年不见,贤侄愈发英挺了!这刁奴回头定重重责罚。只是退婚这事......偷瞥见少年仍不动声色,心中暗骂,又叹道:实在是指挥使孙家公子看中小女,我们商贾人家,怎敢得罪官宦门第?还望贤侄体谅。
王离嘴角扬起一抹冷笑,漫不经心地拂了拂衣袖。他本无意与张家纠缠,只是对方来得不是时候,加之那管家出言不逊,这才动了怒。
见张家老爷低头服软,他也懒得再费口舌,直截了当道:既然张家伯父有难处,把解约文书拿来吧。
带着呢,带着呢!张家老爷原以为要大费周章,没料到王离突然松口,生怕他反悔,赶紧从怀中掏出文书。
等着。王离接过文书扫了一眼,转身进屋。
不多时,他递回签押完毕的解约文书和一张泛黄的婚书。张家老爷低头看见文书上鲜红的手印和签名,又瞥见少年嘴角的血迹和淡漠笑意,心头莫名发冷——这小子竟咬破手指按了血押!
伯父慢走,侄儿就不送了。
目送神情恍惚的张家老爷离去,王离掂了掂对方硬塞回来的钱袋。这些本是当年王家的聘礼,他自然不必推辞。
正好给母亲多备些药材。
将此事抛诸脑后,王离淡然一笑。如今他为汉王效力,自有锦绣前程,何须在意儿女情长。
......
陕西军营中,李思齐正在操练新兵。
此人素有野心。当年红巾军起事时,他组织乡勇抵抗,被刘福通击败后退守陕西,暗中积蓄力量。
目睹朱慕两度大败元军,李思齐看透朝廷颓势,渐生异心。他表面仍奉元廷号令,实则拥兵自重,将陕西视为囊中物。
见朱慕与红巾军开疆拓土,李思齐也按捺不住扩张的欲望。但碍于名义仍是朝廷将领,他不敢轻举妄动——既不能攻伐元廷属地,又不敢招惹朱慕,最终将目光投向了川蜀明玉珍。
恰在此时,被朱慕打得狼狈逃窜的陈友谅送来密信,邀他 川蜀。李思齐喜出望外。
李思齐与陈友谅这个反贼合作,心中毫无迟疑。
川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仅靠他一人之力,恐怕难以攻克。
若有陈友谅牵制明玉珍的兵力,他的压力便能减轻不少。
事不宜迟,李思齐迅速着手准备,同时加紧招兵买马。
汉中太白县,李思齐在此设立了一处新兵营。
营地六里外,有一片山林。
林中,十几个身形魁梧却面黄肌瘦的汉子,正悄悄逼近一群饮水的野猪。
“投!”
一声低喝,众人纷纷掷出简陋的标枪。
野猪群中,一只母野猪当场毙命,另一只公野猪却未被击倒,反而发狂般冲向人群。
“快跑!”
“这畜生追得真快!”
“引它去傅大哥那儿!”
众人拔腿就跑。
落在最后的矮壮汉子眼看要被追上,猛地一个翻滚,大喊:“傅大哥救我!”
野猪从他头顶掠过,稍作停顿,正要再度扑击,一道高大身影猛然冲出,将野猪撞翻。
紧接着,那人一拳砸下,野猪头颅重重砸地。
“好!”
“傅大哥厉害!”
喝彩声中,大汉双手一扭,野猪脖颈应声而断。
“几只?”他起身问道。
傅大哥,这回可算捞着了,整整六头野猪,两大四小。矮壮汉子拍着身上的土,咧嘴笑道。
还磨蹭啥?赶紧把家伙事拾掇过来。
不多时,几头野猪就被拖了回来。那些小畜生还在母猪身边打转,一个都没逃掉。
傅大哥,先宰哪头?
小的先来,肉嫩。大的分好份儿,带回去。
又要分给那帮人?有人不乐意地嘟囔。
傅大哥瞪了那人一眼:都是苦命人。再说了,不分些出去,那些碎嘴子转头就能告到千户那儿。 ,李思齐这厮抠门得很,招兵连粮饷都克扣,弟兄们都快饿脱相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