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子嗣,臣属难免心生动摇。
有了继承人,众人方能安心效力。
思绪飘远,又忆起那位大 。她的身份他已猜得 不离十。若她知晓自己正与其父博弈,不知作何感想?
或许,只是他一厢情愿?
“王离,你令本王刮目相看。”
朱慕拍其肩赞道:“即日起,擢升汉王府司马。”
王离热血上涌,正欲跪谢,忽被小和尚以肘轻触后腰。
他猛然醒悟,改行揖礼:“臣必肝脑涂地,以报殿下知遇之恩。”
朱慕朗声笑道:我怎会要你性命?好生保重自身,方能造福黎民。莫效孔明,当效法程昱。
诸葛孔明寿数五十有三,于汉末乱世已属难得。然其凡事躬亲,积劳成疾,终致英年早逝。若得调养,或可延寿廿载。
司马懿曾询蜀使:孔明寝食如何?理事几何?使者答:丞相夙兴夜寐,刑罚二十以上皆自省览,日食不过数升。司马懿闻言叹道:食少事烦,岂能久乎?竟成谶语。
而程昱享寿八十,历仕曹操、曹丕两朝,方为真长寿。朱慕劝王离效之,既关切其康泰,亦暗含托付之意。若沈玉莲产子,待少主成年时,蓝玉、小和尚、王离正值壮年,文武兼备,恰可辅佐储君。彼时朱慕料已得天下。
庐州城外,察罕望见王保保旗号,喜不自胜,急令三军移营会合。王保保会意,勒兵监视常遇春部。常遇春眼见煮熟的鸭子要飞,又闻花云死讯,怒火中烧。
大都郊外草场,元顺帝设宴群臣。高台上两名女子正在角抵,贵胄们喝彩不绝。原来近日察罕捷报频传,天子龙颜大悦,故有此盛会。
提到“相扑”,许多人首先联想到“东瀛”,但这项运动其实起源于华夏,并在唐朝达到鼎盛。
女子相扑则在宋代盛行,成为当时最吸引观众的表演之一,即便在繁华的开封城也堪称一绝。
宋代女子相扑通常作为男子相扑的开场表演,技艺高超的“女飐”(女子相扑选手)一登台,便引来无数观众,现场气氛瞬间高涨。
最引人注目的并非比赛本身,而是在崇尚“三从四德”的时代,女相扑手们身着劲装,露出臂膀、后背、肚脐、小腹甚至大腿,更有大胆者仅以小块布料遮掩前胸。
这样的装扮在当时极为惊艳,加上激烈的搏斗,更令观众兴奋不已。
《武林旧事》称这些女相扑手为“女飚”,形容她们招式变幻莫测,身法迅疾如风。
她们的主要任务是暖场,但有时也会像男相扑手一样在“瓦市诸郡争胜”,并赢得名声。临安城曾涌现出“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及“张椿等十人”等知名女相扑手。
甚至连皇帝也被女子相扑吸引。
嘉佑年间,宋仁宗在上元节微服出游时,偶然看到街头热闹的女子相扑表演,初次接触便被深深吸引。他不仅未加否定,反而赏赐银绢以示鼓励。
此后,仁宗多次出宫观看女子相扑,每次兴致高昂,赏赐不断,俨然成为忠实粉丝。
然而,此举招致大臣们的激烈反对,以司马光为首的大臣上书《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痛斥女子相扑低俗,劝诫皇帝远离此类表演,以免损害圣名。
最终,仁宗在群臣的压力下妥协,不再观看女子相扑。
到了元朝,相扑仍是热门娱乐,尤其受蒙古贵族喜爱。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尤为钟爱女子相扑。
然而此刻,高台上两位丰盈相扑手的激烈比拼,却未能吸引他的目光。
一旁的草地上,铺着一张精美的波斯毛毯,四周摆放着案几,左侧坐着城中贵妇,右侧则是元顺帝最宠信的大臣。
毛毯外,几名内侍正烤制着牛羊肉,不时有人将烹制好的肉食切好,呈至各处案几供贵人享用。
妥欢帖睦尔端坐于上首主位,目光频频落向左侧末席的敏敏帖木儿(李敏)。他暗自诧异,这侄女竟已出落得如此明艳动人。
这番注视被哈麻敏锐捕捉。他心中暗忖:“陛下莫非对察罕之女动了心思?倒也难怪,这般姿色确实令人心旌摇曳……”
若在往日,哈麻定会顺水推舟促成此事。但此刻他却踌躇不前——察罕乃大元砥柱,若因女色生隙实非良策;更紧要的是,若察罕成了皇亲,自己权势必受压制。
席间李敏如坐针毡。那位传闻中荒淫无度的皇帝叔父,令她脊背发凉。
恰在此时,侍卫附耳禀报。哈麻眼底精光一闪,暗道:“来得正是时候!但愿此女舞技真如芸娘所言……”
————
关内道官道上,一列骑兵护卫着巨型四轮马车疾驰。江南特制的减震车厢稳若平地,鎏金甲胄的护卫队引得路人纷纷避让,暗自揣测车内贵人身份。
车厢内陈设华贵:二十平的空间里,锦榻旁置着黄花梨案几,鹤形香炉吞吐龙涎。斜倚榻上的绝色女子约莫双十年华,丰肌玉骨却蛾眉紧蹙。
“哈麻丞相怎知我名?此番千里相邀,究竟所图为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