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得胡言!”徐达按住汤和的肩膀将他按回座位,“山东本是朝廷属地,义军皆可攻取。况且当初是咱们未能拿下,小九已给足面子,未取宋江把守的济宁。你这般说法不妥。”
“那他总该与咱们商议!山东与他地盘之间还隔着咱们的地界,他擅自行动,不就是轻视咱们?上次咱们为救他的濠州还与察罕血战!”汤和仍不服气,愤然辩驳。
朱重八沉声道:“够了!小九是俺亲弟,岂会瞧不起兄长?情报写明郭氏兄弟攻下济南后,小九为保战果才增兵山东。为此他不惜亲率五千骑兵突袭大都,替郭氏兄弟牵制元军。你莫再妄言!”
朱重八、徐达等一众徐州将领闻言,脸上皆浮现敬佩之色。
小九这胆魄,当真大得惊人!
徐达轻叹道:小九如今愈发令人钦佩,干大事风生水起,远胜我等。只是他拿下山东后,咱们的处境倒尴尬了——南、东、北三面皆无路可进,莫非要在徐州困守终生?
李梦庚(史有其人)接话道:依我看倒也无妨。小九兄弟已有问鼎之势,重八是他亲兄长,将来封王拜相不在话下。这位护乡军老卒虽与朱重八交情 ,却是周德兴的生死之交。
徐达察觉朱重八神色不豫,当即打圆场:老李此言差矣。重八若想倚仗小九,何须等到今日?
正是!汤和撇嘴道,小九虽强,咱们也不差,凭什么天下就该归他?久离金陵,他对朱慕的不服之气又涌上心头。
徐州城内,朱重八对徐达颔首示意。此刻的他尚未蜕变为多疑的 ,犹存兄弟义气:天德说得对。今日把话挑明——我绝不投靠小九。若他真得江山,我便远走大漠。要我屈居弟弟麾下,这兄长颜面何存?
他环视众人续道:若有想投小九的兄弟,现在便可离去,我绝不阻拦。
帐中寂然,无人应声。李梦庚讪讪道:重八哥误会了,我原以为......罢了!我愿誓死相随!众人纷纷附和,纵有异心者亦不敢表露。
朱重八与徐达交换眼色,朗笑道:好!今日咱们歃血为盟,同生共死!
徐达起身:我去备酒。
汤和笑着挽袖:我来宰鸡。
朱重八、徐达、汤和三人今日演了一出戏。朱重八与徐达早已察觉,自宿州败于察罕后,徐州军中不少老兄弟心生怯意,进取之心渐消。
投靠势力强盛的小九,共享荣华富贵的念头,已在暗中滋生。
于是三人设下这场聚会,一唱一和,终使众人统一了心思。
歃血为盟后,众人关系似更紧密,那些动摇的兄弟也暂且搁下了异心。
待众人散去,徐达神色凝重地对朱重八道:“重八,此举虽能暂时稳住人心,但若不指明前路,时日一长,懈怠之下,异心难免再生。”
朱重八沉声道:“俺明白。小九此前来信,说归来时会到徐州与俺商议,届时再定行止。”提起这位弟弟,他心中压力陡增。
徐达忧心道:“只怕小九会劝你归顺。”
他并非挑拨,只是担心朱重八在小九的机敏言辞下措手不及。
朱重八朗声笑道:“无妨!俺早与小九谈过徐州军与大汉之事,他承诺会给俺一个交代,俺信他。”
徐达闻言释然,笑道:“如此便好。”
对于昔日的小老弟小九,徐达如今既警惕又钦佩。既得承诺,他相信小九必会践约。
……
汝州。
察罕猛地起身,失态喝问信使:“此言当真?朱慕当真兵临大都?!”
语气中惊惶、茫然与敬佩交织。
跨海奇袭,孤军直逼大都——朱慕用兵之险、之奇,连惯用奇策的察罕也不得不叹服。
信使疲惫答道:“千真万确!望大人速速发兵勤王,陛下殷切期盼!”
察罕缓缓坐下,指节轻叩桌案,沉思片刻后问道:“消息还传至何处?”
信使答:“各处驻军皆已送达。”
察罕点头:“如此,迁安、云中、上谷、固安等地的勤王之师,此刻应已抵达大都——你确定朱慕仅率五千兵马?”
信使笃定道:“确凿无疑。朱贼未加掩饰,反在城外公然列阵。”
察罕冷笑——与其说展露军容,不如说是耀武扬威。
五千骑兵,必是精锐背嵬军。此等劲旅,恐非附近诸军所能抗衡。
然而,朱慕仅靠这五千兵马绝无可能攻陷大都,他此番举动必有深意——
不好,山东危矣!!!
察罕猛然醒悟。
可即便明白也于事无补,他若想驰援山东,要么冒险穿越刘福通与朱重八的地盘,要么绕道大都,再从幽州南下。
前者险,后者远,无论选哪条路,等他赶到时,山东恐怕早已落入朱慕之手。
若山东失守,大都便失去重要屏障,朱慕的伪汉军日后可随时北上,大都必将风声鹤唳!
以陛下的性情,多半会选择迁都上都。
可上都位置过于偏北,一旦迁都,朝廷对中原的掌控力将大幅削弱,未来最好的结局恐怕也只能退守草原,偏安一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