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多后背沁满冷汗。他因随侍翻译未能入城劫掠,原本懊恼,此刻却暗自庆幸——幸亏没去!
侵略者成了保护者,保护者反成暴徒,红巾军诸将只觉荒谬至极。
虽亡,王族与死忠尚存。叛臣们为表忠心,将他们尽数擒获,押至新主面前请功。
朱重八冷笑,索性令叛臣亲手屠戮王族。布卡长子——本将继承王位的哈里哈拉一世(这名字倒顺口),亦死于乱刃之下。
本可存续二百余年的维贾亚纳加尔王国,就此倾覆。
1338年
朱重八命徐达率两千汉军驻守王城,同时派人前往港口城接应马秀英与沐英,自己则亲率主力北上迎击维贾亚纳加尔北方勤王军。
雨季将至,朱重八必须赶在洪水泛滥前平定全境,借雨季休整兵力,待实力壮大后再图北伐北方诸苏丹国。
行军途中,朱军与北方勤王军狭路相逢。阿鲁多主动请缨劝降。
朱重八本不抱期望——北方军不仅人数占优,其装备战力也远超土着军队。
然而局势再度出人意料。
听闻布卡一世死于内乱的消息,北方将领们顿时军心大乱。更致命的是,参与弑君的叛军中竟有多位将领的亲族,这些溃兵为争夺布卡首级又自相残杀。当部分将领得知族人死于同僚亲族之手,当即拔刀相向,军营顷刻陷入混战。
残部最终向海上神王俯首称臣。十万大军未发一箭,尽数归降。
朱重八既觉荒谬又感警惕——正如小九所言,此地确是外来者的机遇之地,却需时刻提防背叛。这些土着的忠诚比雨季的乌云还善变。
三个月间,朱重八以颠覆而非征服的方式,将相当于江南全境的疆域纳入掌控。
封赏完毕,待马秀英一行抵达维贾亚纳加尔城,建国大计正式提上日程。徐达、汤和等将领与徐州旧部文官纷纷拥戴。
大汉二年十一月朔日,朱重八昭告天下: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定都中京(原维贾亚纳加尔城)。
新组建的船队载着国书扬帆东去,葡萄牙与波斯籍水手护航,直指江南故土。
……
历史昭示:唯有坐拥漫长海岸线的国度,才能在王朝更迭与资源争夺中屹立不倒。地理大发现后,海洋成为文明的血脉,所有殖民帝国皆诞生于岛国或滨海之地。
1339年,那些曾经辉煌的内陆强国,或是坐拥海岸线却未能把握海洋机遇的国家,最终都在历史长河中黯然退场。
制海权与强大海军,关乎一国之存亡。
随着全球化浪潮,海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当今世界强国,几乎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而无海的内陆国,发展之路往往举步维艰。
以玻利维亚为例,这个曾经的南美大国在“硝石战争”中败于智利,失去了唯一的沿海省份,从此沦为内陆国。
尽管全球化推动了玻利维亚的贸易发展,但货物只能依赖秘鲁的港口转运,成本高昂且受制于人,处境极为被动。
海岸线与制海权,实乃国之命脉。
方国珍统领、席应真辅佐的大汉远洋舰队,肩负着关键使命——赶在欧洲人之前夺取淡马锡与马六甲海峡,掌控制海权!
(淡马锡,后世名称……(此处自行搜索,避免屏蔽)。
这片土地仅720平方公里,资源贫瘠,连淡水都依赖进口。虽属热带雨林气候,却因缺乏储水条件,农业难以发展,粮食全靠外购。幸而邻近的马来半岛粮产丰足,供应尚算便利。
如此劣势之地,朱慕为何急于占据?答案唯有一点——它扼守着马六甲海峡的咽喉。
全球海峡众多,但马六甲海峡独一无二。作为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核心航道,它是东亚、大洋洲与南亚、西亚、非洲及欧洲贸易的必经之路,堪称“海上生命线”。
即便在现代,马六甲海峡的战略价值依然无可替代,而淡马锡更成为牵制东方的关键棋子。
这一世,朱慕绝不容许国家再受制于人。
淡马锡坐落于马六甲海峡东南端,此处海峡宽度仅37公里,而西北端宽达370公里。掌控此地,便真正扼住了整条航道的命脉。
1340年
岛屿上
汉军士兵正在清理空地搭建营地。
从福州征调的侦察兵分成小队深入岛屿内部探查地形。
方国珍不停地擦汗,汗水却止不住地流下,他无奈地皱眉道:这种荒凉的地方,汉王到底看中它什么?
席应真白了他一眼:汉王的战略眼光能预见几百年后的局势,你懂什么!
实际上老道士也不太明白。
朱慕提出的海洋霸权理论超出了席应真的认知范围,但这并不影响他支持朱慕的决定。
侦察小队陆续返回,其中一支发现了当地土着的聚居地。
道长,找到土着了,要不要动手?方国珍请示道。
席应真捋着胡须说:汉王命令远洋舰队向海外诸国传播文明礼仪,必要时可使用武力。老道十分赞同将中原文化弘扬四海,让蛮夷感受 风采。这样日后大汉统治这些地区时更容易融合......就拿这淡马锡的土着先试试效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