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上午,八点五十分。
江阳县纪委那栋略显陈旧的办公楼内,气氛一如既往地肃穆。小会议室内,窗帘拉开了一半,阳光斜照进来,在光洁的会议桌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却驱不散空气中那股无形的压力。
陈静独自坐在会议桌的一端,面前摊开着关于李双林“挪用公款”一案的卷宗。她穿着合体的深色职业装,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锐利的眼睛,如同精密仪器般,等待着检测目标的每一个细微反应。
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陈静抬起头。
门开了,李双林走了进来。
陈静的眼中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讶异。眼前的李双林,与她上次见到的那个略显颓唐、带着黑眼圈的停职镇长判若两人。他换上了一身虽然陈旧但熨烫平整的浅灰色衬衫和西裤,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脸上虽然还能看到一丝疲惫,但眼神清澈、坚定,步伐沉稳,整个人的气质从容而镇定,仿佛不是来接受审讯,而是来参加一场工作会议。
他是如何在这短短几天内,从那种落魄状态恢复到现在的从容的?他这几天究竟藏身何处?经历了什么?陈静心中疑窦丛生,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
“李双林同志,请坐。”她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谢谢陈书记。”李双林微微颔首,从容落座,腰背挺直,双手自然地放在桌面上。
“关于青云镇农机站维修车间那笔五万元的应急公款,”陈静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寒暄,目光如炬地盯着李双林,“你在未经集体研究,也未向主要领导汇报的情况下,擅自批示,将其划拨给了一个名为‘刘老三’的个体包工头,用于支付其工人的劳务费。对此,你怎么解释?”
她的问题尖锐直接,带着强大的压迫感。
李双林迎着她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语气平稳地开口:“陈书记,关于这笔款项的拨付,我承认程序上存在瑕疵,没有履行完整的集体研究流程。这一点,我愿意接受组织的批评和处理。”
他先承认了“错误”,态度诚恳,这让陈静微微蹙眉,这不符合她预想中对方会极力辩解的剧本。
“但是,”李双林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我认为,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这是唯一且正确的选择。这笔钱,也完全用在了该用的地方,不存在任何挪用和贪占行为。”
“紧急情况?唯一正确的选择?”陈静身体微微前倾,带着审视,“说说看,什么样的紧急情况,让你这个上任仅三天的镇长,如此‘独断专行’?”
李双林从随身携带的一个旧帆布包里(这是他今天早上在一个早市地摊上买的),拿出几张有些褶皱的纸张,推到陈静面前。
“陈书记,这是当时的情况说明,以及相关佐证材料。”他平静地说道,“上月十五号,也就是我上任的第二天,青云镇遭遇罕见强对流天气,伴有短时雷暴大风。镇农机站年久失修的仓库顶棚被掀翻,部分存放的农机具面临淋雨损毁的风险。同时,大风导致镇中心小学操场旁的一棵老槐树倾倒,压垮了部分围墙,严重威胁学生安全。”
陈静拿起那几张纸,快速浏览。上面有当时天气预警的截图,有农机站和小学现场凌乱的照片(看起来是手机拍摄,不太清晰,但能看出大概),还有一份以镇政府名义出具的、情况紧急需立即抢险的说明,下面有当时值班人员的签字。
“当时是周末,镇委周书记在外学习,其他主要领导一时也联系不上。”李双林继续说道,“情况危急,如果不立即处理,国家财产将受损失,学生安全无法保障。那个刘老三,是当时在镇上能找到的、唯一具备高空作业能力和设备的施工队负责人。我当场查看了他的资质和工人保险,确认无误后,为了避免损失扩大,才特事特批,让他立即组织人手进行抢险加固,并承诺事后按实际工程量结算费用。”
他的叙述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将当时的紧急情况和自己的决策动机阐述得清清楚楚。
“这是事后补的说明吧?”陈静放下材料,目光依旧锐利,“谁能证明当时情况真的如此紧急?这些照片,完全可以事后摆拍。”
“有人证。”李双林似乎早就料到她会这么问,“当时在现场的,除了刘老三的工人,还有农机站的值班员老孙,小学的门卫张大爷,以及闻讯赶来的部分学生家长。陈书记如果不信,可以随时找他们核实。而且,县气象局有当天的天气记录,可以证明雷暴大风天气属实。”
他顿了顿,看着陈静的眼睛,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至于为什么这件事后来会被举报为‘挪用公款’……我想,或许是因为我批准支付的这五万元,触及了某些人固有的利益。按照以往的‘惯例’,这种突发抢险工程,最后结算往往能虚报出高出实际成本数倍的费用,而这一次,我要求按实际工程量结算,刘老三出具的清单和发票都在这里,清清楚楚,没有任何水分。可能是这一点,让某些习惯了从中捞取好处的人,感到很不舒服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日惊雷请大家收藏:(m.2yq.org)三日惊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