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报报道引发的舆论热潮持续发酵,青云镇和李双林的名字,如同插上了翅膀,在江阳市乃至全省的官场圈子里迅速传开。
第二天上午,李双林接到了市委组织部干部一处打来的电话,通知他下周一到市委组织部,部长要亲自找他谈话。
市委书记谈话!这通常意味着工作变动或重要提拔的前兆!
消息像长了腿一样,瞬间传遍了清源县和青云镇的官场。人们看李双林的眼神,除了原有的敬畏,又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羡慕和热切。
副镇长赵大海第一时间跑来祝贺,语气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李书记,恭喜啊!市委组织部部长亲自谈话,这是要重用的节奏!看来我们青云镇这座小庙,很快就要留不住您这尊大佛了!”
副书记孙莉、纪委书记王建国等人也纷纷前来道喜,言语间既有对李双林即将高升的祝福,也隐隐透露出对青云镇未来发展的担忧。李双林是青云镇改革的主心骨,他若离开,这艘刚刚起航的船,会不会迷失方向?
李双林本人却显得异常平静。
“组织安排,服从就是了。”他轻描淡写地将话题引开,“现在最重要的是,趁着这股势头,把我们定下的几件实事抓紧落地。工业园区的标准化厂房建设招标必须公开透明;和农科所合作引进的新品种试验田要尽快落实到位;还有镇中心小学的操场改造项目,资金已经到位,要确保下学期开学孩子们能用上……”
他条理清晰地安排着后续工作,仿佛那个即将被市委召见的人不是他自己。
众人见他如此沉得住气,敬佩之余,也稍稍安心,各自领命而去。
办公室里重新安静下来。李双林走到那张巨大的青云镇规划图前,目光久久流连。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从上任三天的惊雷,到肃清韩东风余毒,再到打响营商环境优化的第一枪……短短时间,他在这里经历了太多,也改变了太多。
要说没有感情,那是假的。
但他也深知,官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高的平台,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也意味着能调动更多的资源,实现更大的抱负。杨国威书记那句“卒子过河”,言犹在耳。
这次谈话,是机遇,也是考验。
下午,他特意去了一趟镇中心小学,看了看那片坑洼不平的黄土操场,和校长敲定了最终的改造方案;又去了一趟工业区,实地查看了标准化厂房的建设选址,叮嘱负责人一定要严把质量关。
这些具体而微的工作,能让他从纷繁的思绪中沉静下来,找回初心。
傍晚,他婉拒了所有饭局,一个人留在办公室,仔细梳理着青云镇这几年,尤其是他主政以来的发展数据、改革举措和未来规划。他要把这些,都装进脑子里,无论面对市委组织部部长何种问询,他都能对答如流,展现出一个实干者而非投机者的本色。
肖雅琴发来信息,说省报的后续报道还需要补充一些素材,明天再留一天,晚上想尝尝他亲手做的菜。
李双林看着信息,嘴角泛起温柔的笑意,回复道:“好,让你尝尝李书记的私房手艺。”
或许,在奔赴更大的战场之前,这片刻的温馨,是最好的减压。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晚上八点,李双林正准备离开办公室,去市场买点菜,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敲响了他办公室的门。
来人是县府办的副主任,姓刘,算是县里的“消息灵通人士”,平时和李双林并无深交。
“李书记,还没下班啊?真是辛苦辛苦!”刘主任满脸堆笑,手里还提着一盒包装精美的茶叶,“路过,顺便来看看您。”
李双林心知肚明,这是嗅着味道来提前烧冷灶了。他不动声色地将人让进来:“刘主任客气了,请坐。”
寒暄几句后,刘主任果然切入正题,压低声音道:“李书记,您这次可是要一飞冲天了!听说……不只是市委组织部,连省委组织部的领导,都注意到了省报那篇报道,对您很是欣赏啊!”
李双林眼皮微微一跳,面色不变:“刘主任说笑了,我就是一个干具体工作的基层干部,做好分内事而已。”
“哎哟,您太谦虚了!”刘主任凑近了些,声音更低,“我听说啊,这次谈话,可能不只是例行程序。市里最近正在筹划成立一个‘跨区域经济协作示范区’,级别很高,正处级架构,负责协调周边几个区县的产业联动发展。这个示范区筹备组的组长人选,可是个香饽饽,很多人盯着呢!以您的能力和现在的声望,我看……希望很大!”
跨区域经济协作示范区?正处级筹备组长?
李双林心中一震!这确实是一个远超他预期的跳跃!直接从镇党委书记跳到正处级实职岗位,而且负责的是如此重要的区域性协调工作!
但他迅速冷静下来。这种涉及重大人事安排的消息,怎么可能由一个县府办副主任提前泄露?这背后,恐怕没那么简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日惊雷请大家收藏:(m.2yq.org)三日惊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