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公务车如同一支离弦之箭,驶过标志着青云镇地界的石碑。李双林坐在车内,目光平静地注视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和村落。然而,就在车子拐过最后一个弯道,即将驶入镇区主干道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和小刘都愣住了。
道路两旁,黑压压地站满了人!
不是几十人,也不是上百人,而是绵延了近乎一里多地,几乎望不到头的人群!他们手中没有统一的标语,有的拿着自家扎的红绸子,有的举着写在大红纸上的“欢迎李书记回家”、“青云百姓需要李书记”、“实干书记,民心所向”的牌子,更多的,只是空着手,踮着脚,翘首以盼。
阳光炽烈,照在一张张质朴而充满期盼的脸上——有皱纹纵横、眼神浑浊却闪着光的老农;有抱着孩子、脸上带着淳朴笑容的妇女;有放下手中活计、满手尘灰的工匠;有穿着校服、系着红领巾、被老师带领着的学生;还有更多,是李双林叫不出名字,却感觉面熟的普通镇民。
当李双林的车子缓缓驶近,人群如同被投入巨石的平静湖面,瞬间沸腾起来!
“李书记回来了!”
“快看!是李书记的车!”
“欢迎李书记!”
“李书记,青云镇不能没有您啊!”
欢呼声、掌声、甚至夹杂着几声激动的呐喊,如同海啸般扑面而来,震耳欲聋!那声音里蕴含的热情、信任和拥戴,几乎要将这小小的车厢掀翻。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激动地想要挤上前来,被维持秩序的村干部和自发组织的青壮年小心地拦在安全线外,但他们依旧奋力地挥舞着手臂。
“书记!这……这……”司机小刘被这阵势震撼得语无伦次,下意识地踩下了刹车,车子以近乎步行的速度,在这片由人和热情组成的海洋中艰难前行。
李双林推开车门,走了下去。双脚踩在熟悉的土地上,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从心底窜起,直冲鼻腔和眼眶。他见过场面,经历过风浪,但此刻,面对这如山如海、毫无保留的真诚拥护,他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堵住,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看到了人群中那位中心小学的老校长,老人被人搀扶着,努力挺直佝偻的背,眼中含着泪花,用力地朝他挥手;他看到了几位曾经因“鑫盛”案对他有过误解、后来在他公正处理下拿到补偿款的工人,此刻他们喊得最大声,脸膛因激动而涨红;他看到了那些在信用评级中获得实惠、生意越发红火的小老板们,簇拥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他还看到了更多更多,只是在他解决教师欠薪、修缮操场、整顿街道时,默默受益、将感激藏在心里的普通百姓……
民心!这就是最真实、最滚烫、最不容置疑的民心!
他李双林这几个月在青云镇的呕心沥血、顶住压力甚至冒着风险的所作所为,百姓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在今天,用这种最朴素也最震撼的方式,回报给了他!
他挺直了脊梁,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不断地、深深地向着道路两旁的人群鞠躬。每一次弯腰,都带着无尽的感激和沉甸甸的责任。掌声和欢呼声随着他的鞠躬,一次次达到高潮。
这番景象,早已通过电话、微信,瞬间传回了镇政府大院。
副镇长赵大海正端着茶杯,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边,看着大院门口稀稀拉拉、按照惯例前来迎接的几个副职和中层,嘴角还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准备看李双林“冷场”归来的笑意。然而,当手机里不断传来前方“路况”的视频和照片,当他看到屏幕上那人潮汹涌、群情激昂的画面时,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手中的茶杯猛地一颤,滚烫的茶水溅出来烫了手都浑然不觉。
“这……这怎么可能?!”他脸色煞白,喃喃自语,“谁组织的?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人?!”
副书记孙莉也收到了消息,她看着手机屏幕,眼神复杂无比。她原以为李双林党校学习三个月,人走茶凉,镇上势力会重新洗牌,自己或许能有机会。可眼前这万民拥戴的景象,像一记响亮的耳光,将她所有的小算盘都打得粉碎。她深吸一口气,立刻转身,对着办公室外喊道:“快!通知所有在家干部,立刻到大院门口集合!迎接李书记!”
当李双林的车,在无数百姓自发的“护送”下,终于缓缓驶近镇政府大院时,赵大海、孙莉等人已经带着一众干部,整整齐齐、脸上堆满了最热情洋溢的笑容,等在了门口。与远处那沸腾的民意海洋相比,大院门口的迎接队伍,显得如此单薄和……官方。
李双林再次向道路尽头依旧不愿散去的人群深深鞠了一躬,这才转身,面向大院门口的同事们。他脸上的感动与激动已经迅速敛去,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只是那双眼睛,比以往更加深邃锐利,仿佛蕴藏着雷霆。
“李书记!欢迎您学成归来,主持大局!”赵大海第一个抢步上前,双手紧紧握住李双林的手,用力摇晃,语气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恭敬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您这一回来,我们大家就都有主心骨了!您是没看见,您不在的这三个月,我们是天天盼,夜夜想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日惊雷请大家收藏:(m.2yq.org)三日惊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