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能够站在青玄门内殿广场上,听完外门长老训话的,仅剩六十五人。来时上万人的喧嚣仿佛还留在山下,此刻广场上却是一片异样的寂静,只有风穿过殿宇檐角发出的轻微呜咽声,以及这六十五名少年略显粗重的呼吸。
他们衣衫或许凌乱,脸上带着登阶后的疲惫,但眼神却都亮得惊人,充满了劫后余生般的庆幸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能从那万中选一的残酷筛选中脱颖而出,本身就意味着不凡。
一位面容严肃的外门执事踏步上前,声音冷硬地宣布了青玄门对新晋弟子的安排:
“尔等六十五人,即日起,便是我青玄门外门弟子。记住,这只是起点,并非终点。宗门予尔等半年之期,半年后,举行‘小比’,最终排名最优异的前三人——”执事的声音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瞬间绷紧的年轻面孔,加重了语气,“可破格晋升为内门弟子!”
“内门”二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众人心中掀起巨浪。尽管早已隐约听到风声,但由宗门执事亲口确认,感觉截然不同。人群中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骚动,无数道目光瞬间变得炽热,互相打量间,已带上了审视与竞争的味道。
天堑之别:外门与内门
叶凡很快便切身感受到了这“内外”二字所代表的,宛如云泥之别的差距。
居所:外门弟子居住在山西北麓一片密集的院落区,名为“青云舍”。虽是青砖黑瓦,比寻常百姓家宽敞,但却是六人一同院,每人仅得一狭小单间。而据说内门弟子,哪怕是刚晋升的,也拥有独立的精舍小院,静雅宽敞,甚至配有专门的练功静室。
待遇:外门弟子每月可领一份微薄的补贴30铜钱一残页功法,对于打基础尚可,但想快速精进,无异于杯水车薪。饮食虽管饱,却也只是普通饭食。而内门弟子,每月有丰厚的功法,不是残缺而是完整的招式,数量更多,甚至偶尔能有长老赐下的药材。他们的膳食是由宗门灵厨特别烹制,所用食材皆蕴含灵气,长期食用对修炼大有裨益。
最核心的差距——武学秘籍:
这才是真正让所有外门弟子心头滴血的地方。
外门弟子只能修炼最基础的《青玄筑基功》和一套入门级的《青玄拳法》。功法旨在强健体魄,打磨气感,进展缓慢;拳法也仅是招式框架,重在规范,杀伤力有限。他们只能在公共的大传功堂,由一位外门执事统一教授,每月仅有三次固定的答疑时间。
而内门弟子,一旦入门,便可依据自身资质,被长老引领至“藏经阁”下层,挑选一门属性契合的内功心法(如《流云诀》、《青木劲功》等),以及至少一门精妙的武技(剑法、刀法、掌法等)。他们甚至有资格得到内门长老,乃至更高阶的传功长老的亲自指点,修炼路上遇到的关隘,往往能一语点破。
这种差距,意味着内门弟子的修炼速度,将是外门弟子的数倍,甚至十数倍!半年时间,足以拉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无形的压力与竞争
从踏入青云舍的那一刻起,无形的竞争就已开始。同一个院落的弟子,既是同伴,也是最先面对的竞争对手。修炼时,能感受到隔壁院落传来的刻苦气息;吃饭时,能看到有人默默加快速度,只为早点回去练功;甚至夜晚,也常听到院落中有人彻夜苦练拳法的破风声。
叶凡被分配在“丁字柒号院”。同院的五人,性格各异:有沉默寡言只顾埋头苦修的,有天性活泼试图打探他人虚实的,也有眼神倨傲自认不凡的。大家表面客气,但都心照不宣地保持着距离,那半年后仅有的三个名额,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既吸引着所有人,又在彼此间制造着无形的隔阂。
叶凡盘膝坐在自己那张硬板床上,感受着体内依照《青玄筑基功》路线产生的、微弱却真实的气感,又想起白日里远远瞥见一位身穿银边青衣的内门师兄,身形如鹤般掠过树梢的潇洒身影。
他握紧了拳头,眼神锐利。
半年,只有半年。这不仅是与同期六十四人的竞争,更是与这森严宗门制度的抗争。想要获得更好的资源,踏足更高的武学殿堂,就必须成为那六十五人中的前三!
青玄门的恢弘,此刻在他眼中,不再仅仅是令人惊叹的景观,更化作了一座需要他用汗水和毅力去攀爬的巨峰。真正的征途,从现在,才正式开始。
喜欢凡人修天道请大家收藏:(m.2yq.org)凡人修天道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