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茶楼风云,一语惊破众人心
晨曦初照,京城南市的青石巷内,一间名为“听风阁”的茶楼前已排起长队。
男女老少皆聚于此,或提壶携椅,或低声议论,只为听那说书人陈三娘讲一段“寒门嫡女”的奇冤。
“话说那侯府之中,嫡女沈清棠自幼聪慧,然亲母早逝,继母李氏与庶妹沈梦瑶联手设局,欲将其逐出府门……”陈三娘一袭粗布蓝衫,手持醒木,声音清亮有力,言语间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那日春祭将至,沈小姐本有望出席,却被污蔑与管家私通,被逐出府门,冻饿而死。幸得天不绝人之路,她竟得重生之机,重返十六岁,誓要揭开当年真相——”
台下人群听得如痴如醉,不少妇人掩面拭泪,更有年长者连连叹息:“这世道,真真假假谁能分得清?但听她说来,怎就这般合情合理?”
“可不是嘛,我听隔壁张婶说,她家女儿亲眼见过那位沈小姐在府中为人低调、行事端正,怎会做出此等丑事?”
茶楼内,一位身着华服的贵妇轻摇团扇,低声对身旁侍女道:“回府后便去查查那位沈小姐的事,若有冤屈,咱们也不能袖手旁观。”
此事一经传开,短短三日,便从街头巷尾蔓延至达官显贵之间。
听书之人络绎不绝,甚至有几位朝中大员的夫人亲自前来,只为亲耳听那“寒门嫡女”的故事。
而在侯府内,气氛却愈发凝重。
正厅之上,李氏怒不可遏,手中捏着一张密报,指节泛白。
“陈三娘!一个卑贱的江湖女子,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诋毁我侯府名声!”她咬牙切齿,“给我重重赏她一笔银子,让她改口,若再不知好歹,便让她从此消失!”
沈梦瑶坐在一旁,脸色苍白,眼中满是惶恐。
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和母亲低估了沈清棠的手段,更没料到这股舆论风暴竟能掀起如此滔天巨浪。
“娘……我们该怎么办?”她声音颤抖,“宫里都开始关注此事,连兵部尚书太太都派人送来了慰问信……”
“闭嘴!”李氏怒斥一声,猛地起身,“你还有脸问我怎么办?要不是你当初贪图虚名,想借此事打压她,如今何至于落到这个地步!”
门外传来脚步声,一名管事匆匆进来禀报:“夫人,方才城南茶楼发生一事,陈三娘当众退还银两,并高声说道:‘我虽是江湖草民,但也知是非黑白!’引起全场哗然,众人纷纷鼓掌喝彩。”
此言一出,李氏气得几乎晕厥,一旁的沈梦瑶更是面无人色。
而远在绣房窗前,沈清棠正静静地听着丫鬟春桃的回报,嘴角微扬,眼底掠过一抹冷意。
“做得很好。”她淡淡一笑,“接下来,便是让这把火,烧得更旺些。”
春桃点头应命,转身离去,不多时便悄然出现在京城各大布庄、胭脂铺等地,装作闲聊般低声散布:“那说书人口中的寒门嫡女,正是侯府的沈清棠小姐,此事乃真人真事改编。据说她在府中素来公正仁厚,还曾为下人求情,替小厮讨薪。”
一时间,坊间议论四起。
“原来竟是真的!难怪说得那么详细。”
“我曾在府外见过那位小姐一面,果真是端庄温婉,哪像是能干出那种丑事的人?”
“听说还有几个旧仆愿意出来作证呢!”
百姓的同情心一旦被激起,便如燎原之势,再也无法遏制。
不少商户主动表示愿为沈清棠发声,甚至有人写信投递御史台,要求彻查此案。
夜幕降临,沈清棠独自坐在院中,抬头望着满天星斗,心中一片清明。
真正的较量,还未到来。
而在侯府深处,书房灯火未熄,侯爷正翻阅一封封来自各方的信件,眉头越蹙越紧。
他未曾想到,这场风波竟已蔓延至此。
而这一切的源头——沈清棠,那个曾被他忽视多年、冷冷淡淡的嫡女,此刻,正一步步走向风暴中心。
她的身影,在夜色中愈发清晰。第21章:侯府震动,人心初动
夜风微凉,吹动檐角铜铃叮咚作响。
侯府内院静得出奇,连往日最爱喧闹的下人们也皆噤若寒蝉。
自“听风阁”之事传开后,京城上下皆议论纷纷,更有不少人将此事与三年前那桩被匆匆压下的“私通丑闻”联系起来。
如今沈清棠的名字,已然成了街头巷尾最热的话题。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沈清棠本人,此刻却端坐在绣房之中,手中一针一线绣着一幅海棠图样,神情平静如水,仿佛外界的风雨都与她无关。
但只有春桃知道,自家小姐这几日几乎没有合眼,不是在布置后续动作,便是在整理母亲遗留下来的账本证据。
“小姐,柳嬷嬷回来了。”春桃轻声道。
门帘掀起,一位年约五旬的老嬷嬷快步走入,面色隐有几分激动:“大小姐,好消息!”
沈清棠抬眸,淡淡一笑,“说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侯门重生之傲娇灰姑娘的打脸逆袭请大家收藏:(m.2yq.org)侯门重生之傲娇灰姑娘的打脸逆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