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时分,阿初终于到达崖顶。雪顶桑长在悬崖边,树干像白玉,叶子像刚醒来的云,洁白柔软,还带着一点点绿意。阿初数够百片,用“平安锦”包好,系紧衣角,开始下山。归途的风更大了,像一群发疯的野兽,可阿初心里没有“勋章”,没有“半壁江山”,只有“一定要把叶和方巾都带回家”。于是风似乎吃不到他,他稳稳地回到了山脚,像一颗被平安守护的种子,完整地回到了泥土里。
王后服下雪顶桑的初叶,病好了。她睁开眼时,第一句话是:“我梦见了一个穿灰锦的小男孩,他的锦像奶奶的怀抱。”国王立刻让人把阿初请来。金殿上,国王坐在镶满宝石的王座上,准备把“锦上添花勋章”别到阿初胸前。阿初却跪下,把那块灰扑扑的“平安锦”双手奉上:“陛下,真正的锦不在外,而在心。只要平安,其余都是锦上添花。请您把勋章收回去,把平安分给全国。”
大殿一片安静,连御医的胡子都停止了颤抖。国王望着那块旧方巾,忽然大笑,又忽然眼眶发红。他摘下自己镶满宝石的王冠,只把“平安锦”轻轻系在发髻上:“从今日起,云绸国不再比华丽,只比平安。”国王宣布:每年春分改为“平安日”,全国熄灯一宿,彼此报一句“平安”;勋章不再叫“锦上添花”,而叫“平安锦”;阿初的灰方巾被放进王宫最高的塔楼,像一面旗,提醒风与国王:活着、平安,就是最大的锦。
人们把“平安”二字织进每一丝线:夜航的船,挂“平安灯”——灯是灰锦做的,光是暖黄色的,像奶奶的笑;远行的孩子,佩“平安符”——符是粗布缝的,里面装着家乡的土,摸起来软软的;新娘的嫁衣,也不再绣金线,而是绣“平安纹”——纹路是棉花的形状,像奶奶围裙上的补丁。
风停了的时候,塔楼上的灰方巾垂成温柔的波浪,像奶奶的手,像阿初的笑,像一句无声的叮咛——“只要平安,其余都是锦上添花。”
如果此刻的你,也在追赶更亮、更响、更炫的“锦”——比如更好的成绩,更多的钱,更闪的朋友圈,
请把这句咒语写在掌心——
“只要平安,其余都是锦上添花。”
然后抬头看路,低头看脚,
让心稳稳地跳,让灯暖暖地亮。
只要人平安,
世界自会为你添上那朵花,
那朵最真实的花。
童话标题:《雪貂的彩纹裙》
在遥远的山谷深处,藏着一座被七色云霞环绕的小镇——彩虹镇。这里的房屋是用透明水晶砌成的,屋顶会随着心情变色,街道上流淌着会唱歌的溪流。每年春分,当太阳与地平线温柔相切,天空便会缓缓垂下一道巨大的彩虹,像天神铺开的锦缎,横跨整个小镇。这一天,被称作“流行日”。
“流行日”是彩虹镇最盛大的节日。传说,彩虹会带来当年的“流行标准”——最时尚的颜色、最流行的花纹,都会随光雨洒落。谁身上的图案最接近“彩虹标准”,谁就能赢得“最佳合群奖”,并获得一面镶着金边的小镜子。那镜子据说拥有魔力:只要天天照它,就永远不会感到孤独,永远被大家喜欢。
镇上的居民们为此忙碌整整一年:蝴蝶练习翅膀的渐变,狐狸研究毛发的波纹,连石头都偷偷打磨自己的纹路。因为在这里,被“认可”比被“看见”更重要。
雪貂米娅,是镇上最柔软、最雪白的小家伙。她的毛像初冬的第一场雪,轻盈得仿佛一碰就会飘散。可正因为她“空白”,她总觉得自己不够“流行”。为了赢得那面金镜子,她年复一年地在“流行日”前拼命练习“迎合术”。
- 去年流行“漩涡纹”,她就把尾巴一圈圈缠成弹簧,走路时摇摇晃晃,像一根随时会崩断的发条,连喝水都会打转。
- 前年流行“斑点潮”,她厚着脸皮向乌鸦借来墨汁,小心翼翼往身上点斑点。可墨汁太浓,干后结块,她走一步掉一撮毛,被大家笑成“芝麻棒”“斑点怪”。
今年,彩虹预告提前贴出:即将流行“七彩菱格”——红、橙、黄、绿、青、蓝、紫,交错成几何方阵,像打翻的调色盘被整齐切割。米娅看了公告,心跳加速。她想:“这一次,我一定要完美,一定要被接纳。”
她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把毛发一缕一缕剪成整齐的小格,再用浆果汁染红,南瓜汁染橙,青草汁染绿……每上一次色,毛就变得又硬又涩,皮肤火辣辣地疼。她疼得直掉泪,可每当夜深人静,她望着窗外出神:只要穿上这身“菱格裙”,就再也不会被孤立,再也不会一个人吃午饭了。
她咬咬牙,继续染。
春分那天,天空如约垂下巨大的彩虹,七彩光流如瀑布倾泻。米娅穿着她精心制作的“菱格裙”,忐忑地挤进兽群。可刚走几步,刺猬的尖刺就卡进了她的毛格里,疼得她直抽气;松鼠的蓬松尾巴一扫,蹭掉了她左肩的蓝色,露出底下惨白的底毛;野兔更是捂嘴大笑:“哟,这是谁家没缝好的补丁毯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童趣请大家收藏:(m.2yq.org)童趣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