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菇事件的成功处理,极大地提升了苏芷在军中的公信力。
如今,不仅伤兵营对她言听计从,各营主官在涉及士卒健康、野外取材等事务时,也往往会主动派人来征询她的意见。
“苏医官说……”
几乎成了军营里关于生存健康的权威注解。
然而战争的阴云日益密布,斥候带回的敌情一次比一次紧急。
苏芷知道,一旦战战争开启,现有的草药储备恐怕是杯水车薪。
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多地熟悉周边环境,掌握可用的野生药物资源,甚至要考虑到万一营地被围、补给中断时的应急方案。
于是,向王焕和黄芪说明情况后,苏芷决定进行一次更深入、更系统的野外考察。
这次,她不再局限于营地附近的山坡,而是计划前往稍远一些、地形更复杂的山谷和溪流地带。
为了安全起见,王焕特意指派了一队十人的精锐士卒随行保护,带队的是个叫赵铁柱的老兵,经验丰富,沉默寡言,但对苏芷十分恭敬。
临行前,黄芪老军医拉着苏芷的手,再三叮嘱:
“苏丫头,山野险恶,不光有毒草虫蛇,也可能遇上敌军斥候或流寇,务必小心!
早去早回,以辨识药草为主,莫要深入险地。”
苏芷心中温暖,点头应下:“黄老放心。”
初夏的山野,草木葱茏,生机勃勃。
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鸟鸣虫嘶,与军营中肃杀的氛围截然不同。
苏芷深深吸了一口气,暂时将战争的忧虑抛在脑后,全身心投入到对植物的观察和辨识中。
每遇到一种不认识的植物,她都会仔细记录其形态特征。
叶片形状、叶脉走向、花朵结构、果实类型,并小心翼翼地采集少量样本。
她丰富的植物分类学知识让她能迅速将看到的植物归入大致类别,并结合记忆中的药理学知识,推测其可能的用途。
“赵大哥,你看这种开着小蓝花的草,”
苏芷指着一丛叶片呈披针形的植物问道,
“你们当地可有人用它?是否有什么说法?”
赵铁柱凑近看了看,
“回苏医官,这个俺们叫它韩信草,听说能治痢疾,捣烂了也能敷伤口止血。”
苏芷仔细查看,确认这应该是唇形科的植物,很可能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与民间用法吻合。
她小心地采集了一些,记录在案。
一路上,苏芷不断有所发现。
她找到了更多数量的蒲公英、车前草、紫花地丁,也发现了之前没注意到的一些潜在药用植物。
比如叶片对生、有特殊气味的藿香,可用于祛暑化湿。
比如生长在阴湿处的叶片像肾形的金钱草,有利尿通淋的功效。
甚至在一片岩石缝隙里,找到了几株珍贵的、叶片背面有棕色孢子的石韦,可用于利尿止血。
她不仅关注草药,也留意着一切可能用于改善生存条件的资源。
她发现了几种纤维坚韧的植物,可以用来编织更结实的包扎带。
注意到某些树木的树皮含有天然鞣质,或许可以用于皮革处理和简单防腐。
考察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茂密的灌木丛刮破了她的衣角,恼人的蚊虫不断叮咬,崎岖的山路也让她气喘吁吁。
但她始终兴致勃勃,同时也振奋了随行的士兵。
他们原本只是奉命保护,但看着苏芷不顾辛劳、认真记录的样子,也不由得心生敬佩,主动帮她开辟道路、搬运样本。
“苏医官,您懂得真多,这些花花草草在俺们眼里就是野草,到您这儿都成宝贝了。”
一个年轻士兵忍不住感叹道。
苏芷擦了擦额头的汗,笑道:“天地万物,各有其用。
我们只是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些野草,关键时刻或许就能救命。”
中午时分,队伍在一处小溪边休息。
溪水清澈见底,苏芷先是谨慎地观察了上下游情况,确认无污染风险后,才允许士兵们取水饮用。
她自己则利用这个机会,仔细考察了溪流两岸的植被,又发现了几种喜湿的药用植物。
就在他们休息完毕,准备继续向前探索一片向阳的山坡时,侧翼负责警戒的一名士兵突然发出低沉的警示声:“有情况!”
所有人瞬间紧张起来,立刻寻找掩体隐蔽。
赵铁柱拔出腰刀,示意大家噤声。
苏芷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紧紧靠在一块大石头后面。
只见不远处的小路上,出现了几骑人马,看装束并非本国军队,也不是寻常百姓,行动鬼祟,正在探头探脑地张望。
是敌军的斥候!
苏芷屏住呼吸,手心冒汗。
他们这支小队虽然精锐,但人数少,且主要任务是护卫,一旦发生冲突,后果难料。
赵铁柱经验老到,打了个手势,示意队伍缓缓向密林深处后退,避免暴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岐黄红妆:生物学军医请大家收藏:(m.2yq.org)岐黄红妆:生物学军医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