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帐内烛火通明,将江蓠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投在悬挂的地图和中央的沙盘上。
江蓠维持着撑在沙盘边缘的姿势,已然良久。
苏芷的话语,每一个字,都清晰回响在他脑海里。
以攻代守,巩固胜势、控制要点、利用天时……
这些词汇组合成的战略蓝图,与他二十年来形成的军事本能激烈碰撞,最终,理性的分析和前瞻性的眼光逐渐占据了上风。
风险固然存在,但机遇更大。
固守,只是延缓危机。
追击,可能万劫不复。
他深吸一口气,直起身,眼神已是冷静与锐利。
“来人。”
帐外亲兵应声而入,甲胄铿锵。
“传忠戟、张副将、斥候营统领,即刻来见。不得声张。”
江蓠要进行的,是战前最核心的部署,必须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是!”亲兵领命,迅速离去。
等待的间隙,江蓠再次走到书案前,就着烛光,提笔蘸墨,在那张详细的地图上进行最后的勾勒和标注。
落马坡、黑松林、鹰愁涧,三个点被朱笔重重圈出,之间用虚线连接,构成一个前出的三角防御和监控体系。
他在一旁空白处,以极其简练的笔触写下关键要点。
兵力配置(强调轻骑、精锐)、行动时间(强调隐秘、迅速)、物资需求(强调轻便、易补给)、联络方式(强调多重、保险)、以及最重要的,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预案。
这份手令,将是他接下来部署的根本依据。
不多时,忠戟、张副将,以及斥候营统领赵擎,三人相继进入帅帐。
他们脸上都带着大战后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深夜急召而产生的凝重和警觉。
看到帐内只有将军一人,以及摊在书案上的地图和沙盘上明显变动过的标识,三人心中都是一凛,知道有重大决策即将下达。
江蓠没有多余的寒暄,目光扫过三位他最倚重的部下,沉声开口:
“召三位前来,是为定下我军下一步行动方略。
此策关乎关内乃至整个北境未来数月安危,需绝对保密,严格执行。”
三人神色一肃,齐声道:“末将听令!”
江蓠走到沙盘前,手持细长木棍,指向关键点位,将苏芷提出的战略构想,结合他自己深入的推演和细化,清晰明了地阐述出来。
他没有提及苏芷的名字,只说是经多方考量,反复推演所得。
但当他讲到控制要点而非占领、利用轻骑机动、监控资源、甚至暗示利用水势时,张嶂和赵擎眼中都露出了极度震惊的神色。
这种打法,完全超出了他们惯常的思维模式,却又句句切中要害,让他们在震惊之余,又感到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
忠戟虽然对具体战略理解不如张、赵二人深刻,但他对江蓠有着绝对的忠诚和信任,只是握紧了拳头,准备执行任何交给他的任务。
“将军,此策……精妙绝伦!”
张嶂率先反应过来,脸上因激动而泛红,
“若成功,北狄至少在入冬前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大规模进攻!
只是……执行起来,难度极大,对领军之将和士卒要求极高。”
“正因如此,才需你等精诚合作。”江蓠目光灼灼,
“张嶂,你素来沉稳多谋,落马坡为此策支点,由你亲自率领本部最精锐的云麾营轻骑前往。
记住,你的任务是控制和预警,而非决战。遇小股敌军,可相机歼灭。
遇大队人马,立刻预警后撤,依托地形周旋,绝不可恋战!”
“末将明白!定不负将军重托!”张嶂抱拳,声音铿锵。
“赵擎,”江蓠看向斥候营统领,
“你营夜不收需倾巢而出。
分三路,一路提前渗透至落马坡、黑松林、鹰愁涧区域,为张嶂部清扫障碍,提供精确情报。
另一路,严密监控北狄溃军主力动向及其后方部落集结情况。
最后一路,撒向鹰嘴隘方向,监视正面之敌有无异动。
所有情报,一级优先,直接报我与你二人!”
他指了指张嶂和忠戟。
“将军放心!
夜不收便是将军的眼睛和耳朵,绝无疏漏!”
赵擎肃然领命,他麾下的斥候是军中最擅长潜伏、侦查的好手,此策正需他们发挥所长。
“忠戟,”江蓠最后看向自己的副将
“你负责统筹后方。
一,从各营抽调最好的伤愈老兵和机灵的新兵,补充张嶂部和斥候营的战损缺额,务必保证出击兵力精锐足额。
二,粮草军械,按最高标准,优先保障出击部队,但要轻便易携,特别是箭矢、火油、干粮、伤药。
三,大营防务不能松懈,尤其警惕敌军小股部队渗透破坏。
四……”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
“苏医官处,所需药材物资,一如既往,全力保障。伤兵营乃我军根基,不容有失。”
“末将遵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岐黄红妆:生物学军医请大家收藏:(m.2yq.org)岐黄红妆:生物学军医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