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测峻荣星,发现地壳3种新物资
9天后即年10月27日,南小平指挥舰与副二舰汇合,南小平隐秘来到副二舰,简单交流了一下情况。南小平问舰长封建城:“中兴国没有动静吗?”
舰长封建城说:“你们搞出那么大动静,各大势力应该都收到了公共信道的消息。我们这些天眼都不敢眨一下,密切关注下方基地的情况,但下方基地没有任何动作。”
南小平回到指挥舰,对博美、龙长征说:“我们搞那么大动作,这中兴国没什么反应,这不应该阿!你们隐秘下降高度到500公里处,我下去基地看看。”
南小平在深入基地探究之前,在指挥舰上启动星脉释放10万公里的神识,在空中500公里的高度,对基地方圆1500公里的范围进行了探查。
发现地下通道密布,并没有发现战舰,也没有发现人类活动的痕迹。还出现一种神奇的现象,南小平强大的星脉仅能感应到1000公里的深度!1000公里以下无法探测。
南小平思忖,地表以下只能感应到500公里,感应能力缩短了几十倍。难道是我太辛苦、星脉感应能力变弱了吗?
深夜,南小平隐秘进入地下密道,这些密道明显由矿道改建而成,星罗棋布。南小平搜寻2小时,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启动第四星脉感应10万公里范围内的量子体特征,向下感应量子体特征,感应深度竟然也只有500公里,感应能力缩短。
于是南小平将地表层瞬间量子化,进入地表以下500公里处,再次启动最强第四星脉的脉体外扩10万公里,发现往上只能感应500公里的范围;往下竟然只能感应100公里。
南小平判断这颗星球地壳存在诡异。
于是再将地壳量子化向下推进100公里,再次启动脉体外扩10万公里,如推测那般,往上感应范围缩小到100公里;往下感应仅有10公里。
再次将地壳量子化向下推进10公里,再次启动脉体外扩10万公里,结果往上感应范围缩小到10公里;往下感应仅有1公里。
如前,再次将地壳量子化向下推进1公里,再次启动脉体外扩10万公里,结果往上感应范围仅有1公里;往下感应也只有1公里!
即地表以下620公里左右为不可感应与探测层!这怎么可能呢?
于是,南小平在地表以下620公里的深度进行量子化实验,取样地壳,双手快速对身边地壳岩石进行量子化。发现地壳组成成分最多的、也是量子化难度最大的有三种岩石,量子化速度仅有正常情况下的万分之一!南小平惊诧不已。
三种岩石:一种为蓝紫色;一种为紫青色;一种为玳紫色。
这里有一个常识问题,地球人靠光子感知万物的颜色,光子映射万物的颜色只有七种,光子就是光量子。而星空人类直接利用所有物质的量子特征感应物质颜色,比地球人丰富得多,能用地球语言形容的约17种颜色。因此,星空人类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判断物体或物质的颜色。南小平将三种岩石标记620~1、620~2、620~3。
南小平往下一米、一米地往下掘进,也就是量子化1米、推进1米。5个小时后往下再次推进1公里,再次取样。
从地壳组成成分来看,组成成分与一公里以上的物质并无明显的区别,颜色也相同,取三种岩石为样本,标记621~1、621~2、621~3。
接下来,南小平带着两个系列,6个样本,来到地壳620公里深度处,对621~1、621~2、621~3,三种物质进行量子化实验,结果与620~1、620~2、620~3,三种样品差别很小。
上升到地壳500公里处令人震惊得事情发生了。首先是6个样品的外观颜色发生了变化,一种由蓝紫色变成青紫;一种由紫玳色变成紫黑色。其次,量子化速度快了600倍。
上升到地表,6个样品的外观颜色全部变成紫黑色、外形由坚硬的岩石轻松解体为小块;南小平对其进行量子化比较,速度回复到正常。
这说明峻荣星地壳的主要组成物质是一种随深度而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新物质。
南小平暗喜:他捡到宝了!
南小平再次返回地壳621公里深处,6个样品又回归原有的颜色,但小碎石块难已复原。量子化难度在一个小时后变成万分之一。
于是,南小平检测了地表基本的环境要素:温度白天负90摄氏度、晚上负170摄氏度;压力约1个标准离子风压力。
深入地壳,往下100公里,温度零下20摄氏度;压力30万倍标准离子风压力。600公里处,温度飙升到600摄氏度;压力趋于稳定,达到64万倍标准离子风压力。再往下21公里,在深621公里处与620公里处的温度趋于稳定,约600摄氏度;压力基本稳定,为地表层岩层压力64万倍标准离子风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归一成帝请大家收藏:(m.2yq.org)归一成帝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