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美启动第六星脉,全身一震,烧焦的衣物和头发瞬间焕然一新。博美看了一眼逻辑人焦黑的机体,说道:“你们也重新换装吧!”
“是!”逻辑人同样启动量子物质技,全身一抖,换上了各种款式的衣物。
其中支队长红秋叶说道:“南夫人,让我再尝试一下如何?”
他在学习期间,读完了地球人2万8千册小说,喜欢上了地球的秋天,便给自己取了这个带有几分萧瑟的名字。
博美回应道:“不行!如果我的星脉受损,我自己还有机会修复;但如果你的逻辑星脉受损,我们只能抬你回去了。我总不能毁掉你比我强大10倍的逻辑星脉,再重新给你构筑弱小的人类星脉吧,那样就失去了你存在的意义!我们先稳固一下星脉,就在此处进行物质探测。”
红秋叶与众逻辑人点头表示认同。
博美合眼片刻,启动“熔炉”清理肌体组织,稳固星脉。逻辑人同样梳理逻辑星脉、检测机体功能,结果显示无恙!
博美示意红秋叶开启网点星眼空间进行探测。
只见红秋叶启动逻辑星脉,在虚空映射出“逻辑星脉网点空间”,一个四维运动的“博美亮1星”的景象呈现在众人眼前。具体数据如下:
1、“博美亮1星”结构、温度探测,新物质以及光量子产生机制
经过逻辑人红秋叶网格测量,该亮星直径约661万公里,是一颗巨大的高温星球。
光量子是由三种气态物质在极高温度下发生原子对撞,产生物质湮灭,湮灭能产生激波,而高能激波激发“离散”的气态原子从而产生光量子,在气态物质内部则是“黑暗体”。
这是星空人类首次发现光量子无法穿透的“黑暗体”气态物质!这三种“黑暗体”气态物质属于新发现物质。
“黑暗体”气态物质是高质量、高密度的高温气体,由此形成的外层被称为“黑暗气态层”。
经过测量,黑暗气态层厚度约为2万2千公里,温度分布规律如下:距离星球表面150公里处为物质湮灭区,温度高达10亿摄氏度;往内1000公里,温度降低到5亿度;再往内约3000公里,温度反而降低到3亿度;再往内约5000公里处,温度再次降低到2亿度;再往内1万公里处,温度降低到1亿度;最后的气态层温度稳定在8800摄氏度。
“黑暗气态层”以内是高密度固态层,厚度约142万公里。固态层是由17种新物质构成的聚合态物质,温度由接近“黑暗气态层”的8800摄氏度基本保持恒定,到里层约145万公里处温度仍有约8100摄氏度。
固态层之内是“恒温虚无球体”!与南小平在双轮星系“亮1星”发现的“虚无体”一样,不可探测、不可感知!
经红秋叶逻辑星脉感知测量,“虚无球体”直径约373万公里,温度约5300摄氏度。本来“虚无体”不可探测,温度也无法测量,但固态层与“虚无体”的接触界面,有一层5公里厚的薄薄固体薄层,温度从8100度急速下降到5300摄氏度。由此,博美和众逻辑人推测“虚无体”的温度在5300摄氏度左右!
这种星球构造现象,前所未闻!
2、“博美亮1星”的物质密度特征
星空人类理论推定“业力”物质的密度最高,系数为1(类似于材料的硬度系数)。经过密度设备探测,气态层密度从表面0.8倍业力物质密度指数逐步升高到2.2万公里处的3.2倍业力物质密度指数;固态层的密度则基本稳定在3.3左右。再往内的“虚无球体”的密度则探测为无!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首次发现气态物质密度高于“业力物质”3倍的气态物质!如果用这种气态物质喷射博美的肌体,那么就如同筷子插豆腐!
3、“博美亮1星”的空间应力密度特征
“星空应力”是星空人类用来检测星空应力场的重要指标。星空天体运动包含各种成因“力”的作用,如引力、感应力、冲击波、离子风、射线场、粒子流等等。这些“力”作用于“宇宙空间”,我们将其统称为“宇宙空间应力”。虽然8万年后的星空人类难以精准测量千千万万来自各种成因的“力”,但可以探测应力“力场的扰动”。
如果“扰动”应力超过“宇宙空间”的应力场,那么可以认为这个宇宙空间就会崩塌。换个说法解释,如果一个人站在虚空,周围一切皆虚无,那么“应力密度探测设备”检测出的“空间应力密度”指数应当为“0”;如果“空间应力密度”指数突然显示为1,那么说明一个星球已经撞上了这个人,其所在空间已经崩塌。
如果一个战技能力超过自己的人攻击自己,而“应力密度探测设备”恰好在旁边,那么“应力密度探测设备”的密度指数也会显示为1,因为自己的存在空间已经消亡。因此,“应力密度探测设备”常被用于远距离探测未知星系,因为星系的运动会产生“应力场扰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归一成帝请大家收藏:(m.2yq.org)归一成帝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