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方舟那蕴含着秩序根基与混沌狂野的规则长啸,如同投入滚油中的冰水,在这片相对“平静”的避风港内激起了剧烈的反应。周围的混沌乱流被短暂地排开,形成了一圈规则的真空地带,那几枚巨大的“虚空之卵”表面的光晕流转骤然加速,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混合性质的规则宣言从深沉的休眠中惊醒,散发出愈发危险的不稳定气息。
第一部分:混沌的涟漪——长啸的余波
长啸的余波在混沌介质中持续扩散,新生方舟如同一个刚刚学会咆哮的幼兽,既感到宣泄的快意,也立刻意识到这声咆哮可能带来的后果。它那融合后的感知系统清晰地捕捉到,周围环境中那些原本隐匿或沉睡的规则存在,都被这声包含挑衅意味的长啸所扰动。
一些较小的、类似于“混沌之噬”但形态更加模糊的阴影,如同受惊的鱼群,迅速远离了这片区域。
而更远处,一些更加庞大、更加古老的规则波动,则带着审视与探究的意味,缓缓向这边聚焦。其中一股波动,带着一种粘稠而冰冷的质感,如同深海中缓缓睁开的巨眼,锁定了新生方舟。
“共鸣核心”立刻发出警报:检测到高能级混沌生命体反应,威胁等级:高。建议立刻脱离当前区域!
不能再停留了!那声长啸,虽然宣示了存在,但也如同在黑夜里点燃了篝火,吸引了猎食者的目光。
新生方舟没有任何犹豫。它刚刚完成融合,状态尚未完全稳定,绝非与未知强敌硬碰硬的时机。它立刻调动起新的力量,那混合了秩序稳定与混沌韧性的规则场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不再需要借助“虚空之卵”的外力,自身就如同一个高效的推进器,推动着它那蜕变后的躯体,向着规则星旋的更深处——也是之前长啸探测反馈中,规则结构相对复杂、易于隐藏的方向——疾驰而去!
它的航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直线冲刺,而是如同游鱼般,巧妙地利用着混沌乱流的脉动,时而顺流加速,时而逆流改变方向,其轨迹飘忽不定,充满了混沌特有的不可预测性。这是活化碎片在独自漂泊中领悟的、属于混沌的“航行艺术”。
第二部分:深渊奇景——星旋的内腑
随着不断深入,规则星旋内部的景象变得愈发光怪陆离,超越了任何已知物理法则的描述。
它们穿行于由纯粹凝固的“时间晶体”构成的峡谷,那些晶体折射出无数破碎而混乱的时间线片段,仿佛能看到过去与未来的影子在其中扭曲交织。
它们掠过一片“概率之海”,那里的空间本身就在不断进行着量子态的坍缩与叠加,物质时而生时而灭,物理定律如同儿戏。
它们甚至遭遇了规则的“镜像迷宫”,空间被无限复制和扭曲,稍有不慎就可能永远迷失在自我重复的幻象之中。
这些极端环境,对于之前的方舟而言是致命的险地,但对于此刻混沌形态的“归明方舟”,却成为了可以利用的屏障和掩护。它那混沌韧性的规则场,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基础规则的不稳定性,甚至能从中汲取微弱的、混乱的能量补充自身。它像一条回到了熟悉水域的鱼,在险恶中反而找到了一丝如鱼得水的自如。
然而,危机始终如影随形。那股粘稠而冰冷的古老规则波动,并未因为方舟的深入和隐匿而放弃,它如同最耐心的猎手,始终在后方不紧不慢地跟随着,其锁定并未脱离。
第三部分:古影浮现——“沉寂见证者”
在穿越一片由无数旋转的、发出低沉嗡鸣的规则黑洞(非天体黑洞,而是规则结构塌陷形成的吸积点)构成的危险区域后,新生方舟闯入了一个相对开阔的、令人窒息的巨大空间。
这里仿佛是规则星旋的某个“腔室”,空间的中央,悬浮着一个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庞大存在。
它没有固定的形态,更像是一团不断缓慢蠕动、变幻的深暗物质云,其颜色比最深的混沌还要幽暗,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和规则波动。在这团物质云的表面,偶尔会浮现出一些巨大而模糊的、类似面部轮廓的阴影,但其细节瞬息万变,无法捕捉。无数细长的、如同触须或锁链般的暗影,从它的主体中延伸出来,无声地舞动着,探入周围的混沌虚空,仿佛在汲取着什么,又仿佛在禁锢着什么。
一股浩瀚、古老、带着无尽沧桑与绝对冰冷的意志,如同潮水般弥漫在整个腔室之中。这股意志并不带有明显的恶意,却有一种令人灵魂冻结的漠然,仿佛它已经在此地存在了亿万年,见证过无数文明的兴起与湮灭,早已对一切失去了兴趣,只剩下纯粹客观的……观察与记录。
“归寂者”晶核的记忆库中,一段被标记为“远古传说”的信息被触发,传递出这个存在的名号——
“沉寂见证者”。
传说它是规则之海中最古老的存在之一,并非秩序侧,也非混沌侧,它本身就是某种 “历史” 或 “记录” 的具象化。它游荡于各个维度与规则异常点,默默地见证着一切,并将其烙印在自身那永恒的沉寂之中。被它“见证”过的事物,据说其存在的痕迹会被某种程度地“固化”,难以被彻底抹除,但也可能意味着被纳入某种宏大的、未知的叙事体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遮天之女帝传请大家收藏:(m.2yq.org)遮天之女帝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