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域渡口的虚无雾彻底散尽时,“续味号”的船身突然发出嗡鸣。青铜勺与星核果融合的刹那,船帆上的螺旋纹如活物般流转,与甲板下暗藏的青铜鼎碎片产生共鸣,无数金光从缝隙中涌出,在半空凝成一口完整的巨鼎虚影——三足两耳,鼎身刻满各族菜谱,油亮的炖肉纹旁还沾着几粒麦糠,正是当年碎裂的食灵鼎。
“是鼎魂归位了!”艾拉的赤晶珠悬浮而起,珠内映出的画面让所有人屏息:黑风要塞的篝火边,铁山举着啃剩的骨头追打偷肉的林风;落星山脉的石缝里,雪影狐用尾巴扫去青铜鼎碎片上的尘土;深渊门前的灶台旁,老厨师颤抖着点燃最后一根干柴,火星溅在他补丁摞补丁的袖口上;香料沙漠的汤锅前,艾拉的赤晶珠坠进汤里,碎成漫天星点;望归岛的木桌旁,老婆婆摩挲着未拆的信,指腹把邮票都磨出了毛边;星落屿的星图下,玄狐与冰狐的银镯相碰,溅起的光屑落在小铁蛋抓着肉干的手上……一路的画面如走马灯般在鼎身流转,最终定格在众人围坐宴席的笑脸,酒液洒在桌布上晕开的痕迹,都跟真的一模一样。
虚无雾残留的地带,突然冒出成片的嫩芽,春芽灵们衔来黑风要塞的麦种、雾隐村的海水、霞光港的晨露,在鼎影下方种下一片新的菜畦。石泉灵引来新界域的溪流,在菜畦间织成水网,溪水上漂浮着萌新镇的创新菜谱纸,纸页边角还沾着阿苗的口水印,遇水化作翠绿的藤蔓,缠上巨鼎虚影,开出一串金黄的花——花瓣竟是用忆年麦的麦粒组成的,风一吹沙沙作响,像有人在念叨“火候再大点”。
“一路的味道,都在这里了。”老厨师颤巍巍地抚摸鼎影,这位从黑风要塞同行至今的老者,指缝里还嵌着黑风要塞的灶灰,手中食谱册泛着微光。鼎身突然降下一缕金光,落在册页上,自动翻到最后一页,浮现出“收录味道:37种;见证宴席:12场;守护食灵:28族”的字样,墨迹里混着麦香与海盐的气息,凑近了闻,还有点铁山炖肉的油腥气。
铁山抱着小铁蛋,伸手触碰鼎足,鼎身立刻浮现出炖肉的纹路,油花还在微微晃动,连肉皮上的毛孔都清晰可见:“俺懂了,这鼎不是要复原成原来的样子,是要把咱们新的故事刻上去!”他怀里的小铁蛋咯咯直笑,小手拍在鼎影上,竟留下个小小的掌印,掌印化作肉藤果的图案——这是铁山一族最珍视的食材,此刻与周围的纹路完美融合,像天生就该长在那里,连边缘的毛刺都跟真的一样扎手。
林风望着鼎影中自己的倒影,突然想起老者说的“分灶”之意。所谓分灶,从不是分裂,而是让烟火散入四方,终有一日带着各地的味道重聚。他将那半块焦黑的麦饼——穿越时唯一的念想,轻轻贴向鼎身,麦饼边缘的焦糊处还卷着边,触到鼎影的瞬间化作流光,填补了鼎身最后一块残缺。整个鼎影爆发出温暖的光芒,将渡口内外照得如同白昼,空气里飘着刚出炉的麦香,混着点焦糊味,那是他六岁时蹲在灶台边,偷尝母亲烤糊的麦饼时的味道。
光芒中,无数熟悉的身影走来:黑风要塞的铁山族人扛着刚腌好的肉,肉皮上还挂着盐粒;冰棱部落的冰石族长捧着冻在冰里的寒蕊,冰层里能看到细小的气泡;望归岛的老婆婆攥着新写的信,信纸边角都被眼泪洇皱了;香料沙漠的守炉人抱着烧红的炭,炭灰沾得他胡子都黑了;根脉谷的阿木背着装满灵粉的竹篓,竹篓缝隙里漏出几粒闪着光的粉末;萌新镇的阿苗举着画满歪扭菜谱的纸,上面的“盐”字都少了一点……他们手里都捧着自家的食材,笑着走向鼎影下的新菜畦。将食材种下的瞬间,地面裂开一道沟壑,涌出的泉水竟带着万味锅的香气——这是当年众人在星落屿合力熬制“团圆汤”时,锅底沉淀的本源味道,此刻浇在菜畦里,嫩芽“蹭”地窜高半寸,叶尖还挂着水珠。
“这是‘轮回泉’。”阿月的星核果灯笼落在泉眼上,这盏由星落屿特产星核果制成的灯笼,能映照出味道的记忆,灯笼柄上还缠着阿月编的星尘草绳,“喝了这泉水,能想起一路所有的味道。但更重要的是——”她指向泉水中映出的倒影,每个人的影子里都藏着新的食材,林风的影子里是株从未见过的金色稻穗,穗粒饱满得像要炸开,“它在告诉我们,下一段路,有新的味道在等。”
当最后一缕鼎光消散,巨鼎虚影融入“续味号”的船身,船帆上的螺旋纹彻底补全,边缘多出一行小字:“烟火未熄,待续新篇。”新界域的地平线上,升起一轮从未见过的双日,日光洒在渡口,将菜畦里的嫩芽染成金红色,仿佛无数跳动的灶火,连火星子飞溅的轨迹都看得清清楚楚。
众人回到船上时,发现甲板上多了个新的木盒,是用黑风要塞的老槐木做的,盒盖还留着虫蛀的小坑。里面装着三枚令牌:一枚刻着“寻味者”,边缘缠着麦穗,穗尖还带着点扎手的麦芒;一枚刻着“守灶人”,柄上嵌着块小小的灶心土,摸上去还带着点温热;一枚刻着“续鼎者”,背面是完整的螺旋纹,纹路里能看到细小的食材碎屑。盒底压着张字条,是老厨师的字迹,墨水里混着点酒渍:“此处的终点,是彼处的灶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风暴食灵请大家收藏:(m.2yq.org)风暴食灵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