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蘅笑吟吟地看着他:“快回去吧,难得书院放假,好好歇歇。”
见梁瑾走了,梁纾问梁钰:“三妹妹一起去尝尝豆沙糕?”
梁钰对梁纾笑道:“二姐姐专门请大姐姐,我就不去凑热闹了。”说完也不等她们,带着小丫鬟径直走了。
梁纾挽过梁蘅的手同行,对着梁钰的背影骂道:“小家子气得很,也不知道林姨娘怎么教她的。”
这话也只梁纾嘴里说得,梁蘅可不敢接茬。按理梁纾也是胡说八道,家中子女教养应是主母的责任,子女德行不当岂不是主母失责吗?
梁蘅是祖母教养,梁纾是夫人亲自教养,而梁钰却是林姨娘教养,高低贵重一目了然。
梁蘅也觉得奇怪,夫人不喜欢自己的原因她是晓得的。从小到大在奶娘口中,在寿安堂的丫鬟婆子口中,没少听闲话,渐渐地就拼凑出了些许真相。
梁蘅的生母原本是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当初梁思安和夫人李氏成亲后不足半年便有喜讯传出,可惜这第一胎却没保住,此后一年多一直未曾有孕。老夫人抱孙心切便把身边的大丫鬟秋露给了儿子做姨娘,这个秋露便是吴姨娘。吴姨娘也是个没福气的,生下梁蘅便染疾,很快病逝了。
当初夫人落胎后身子没有调理好,因此迟迟未曾再孕,想来心中也是焦急的。谁知老夫人不但没有怜惜体谅,反而赐下姨娘。所以夫人能喜欢梁蘅才怪了,这些年不曾磋磨她已是很好了。
梁蘅还听到过婆子们偷偷嚼舌根,说是因为当时二房夫人有孕了,夫人怕二房先得了子嗣,所以才让吴姨娘先她诞下孩儿,谁知却是个女孩儿,到底还是让二房抢了先,得了个儿子。
真假不得而知,只是梁蘅确是婢女所生,若非老夫人亲自教养长大,身份和三妹妹、五妹妹并没有区别。
都说夫人不喜吴姨娘,待林姨娘却不错。林姨娘是夫人自己的陪嫁丫鬟提上来的,平日里对林姨娘也很和善,吃穿用度都不曾亏待。还让林姨娘亲自教养三小姐梁钰,说是怜惜她们母女亲情。可梁钰都这么大了还和姨娘住在一处不曾分院子,又有些说不通。
林姨娘倒是个老实人,一直本本分分的伺候夫人,半点不曾越矩。可教养出来的三小姐偏是个心气儿高的,小小年纪就牙尖嘴利,年纪又和二房的四小姐一般大,时常的攀比争扯。嫡母罚她不是一次两次了,却也只是收敛一时,哪次惹急了还得再犯。
梁纾拉着梁蘅到了她的“静澜轩”,吩咐丫鬟小莲把茶点安排在院子里。梁蘅进到小院里,只见茶桌上摆放着一套精美的茶具。茶盏是汝窑烧制的天青色,温润如玉;茶碾、茶罗、茶匙等器具皆为银质,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一旁食盒里,摆放着各种精致的糕点,有芙蓉糕、豆沙糕、梅花饼,色泽诱人,香气扑鼻。
姐妹俩轻移莲步,走到茶桌前坐下。梁纾先将茶饼取出,放在茶碾上细细研磨。她手法娴熟,一边碾茶,一边说道:“这茶是大舅舅从京城带回来的贡茶,名为龙凤团茶,极为珍贵呢。”
梁蘅眼睛一亮,细看茶饼“大舅舅当真是疼爱二妹妹,听闻这龙凤团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需采清明前的嫩芽,经蒸、榨、研、造等多道工序,而且茶饼上还印有龙凤图案,是皇家特供的茶饮呢。”
梁纾微笑点头称是“正是如此,这茶不仅口感醇厚,香气悠长,更有养生之效。”
待茶饼研磨成细腻的粉末后,梁纾用茶罗筛去粗末,将细茶末放入茶盏中。接着,她拿起银质的汤瓶,将煮沸的水沿着茶盏边缘缓缓注入,同时用茶匙轻轻搅拌,使茶末与水充分融合。随着搅拌,茶盏中泛起了一层白色的泡沫,如雪花般洁白细腻。
梁蘅看着梁纾手法轻巧娴熟,面容一片柔和,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身上,映出一片温暖的光影。心中禁不住赞道“夫人将二妹妹教养得真好!”
梁纾将点好的茶盏递给梁蘅“大姐姐尝尝看。”
梁蘅双手接住,轻啜一口,细细品味,当真是醇厚绵长,夸赞道:“这茶入口醇厚,香气在口中散开,还带着一丝回甘,真真是好茶!”
见大姐姐这样夸赞,梁纾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她拿起一块芙蓉糕,递给梁蘅,说道:“大姐姐再尝尝这芙蓉糕。”梁蘅接过芙蓉糕,咬了一口,赞道:“妹妹院里的丫鬟手艺真好,这芙蓉糕软糯香甜,入口即化,真是不错。”梁纾俏皮笑道:“这可不是小莲她们几个做的,是在五味斋买的。”
梁蘅自然吃出来了是五味斋的点心果子。祖母上了年纪牙口不好,喜欢吃些软糯好克化的,因此常买五味斋的东西。只要梁蘅在寿安堂都能吃上几块,梁纾她们几个不常在寿安堂,能吃上的机会倒是不多。
姐妹俩一边喝茶,一边吃着糕点,聊着天。梁蘅和梁纾平日里关系虽不错,但像今天这样单独在一块儿的时候却是难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请大家收藏:(m.2yq.org)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