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城的王大柱,仿佛将朔风原的冰雪与惊险彻底封存,重新投入了烟火人间的忙碌与温馨之中。身体的虚弱和内力的问题,在梅香的精心调理和时间的流逝下,逐渐好转。虽然内力恢复缓慢,远不如前,但日常行动已无大碍,这让他更多地将精力放在了经营和家庭上。
城西货栈的密室依旧是他的大本营,但经过上次的教训,这里的防卫更加严密,由漕帮和老掌柜共同负责,确保万无一失。王大柱也听从了周婉娘信中的建议,开始在京城物色一处更体面、也更安全的宅院,打算将王家沟的家眷逐步接来。
这一日,他带着赵干,亲自去城南看了一处三进的大宅。宅子原是一位致仕官员的府邸,位置清静,布局合理,最重要的是后院有一处独立的小园,假山流水,颇为雅致,几位娘子应当会喜欢。
“恩公,这宅子不错,就是价格不菲,而且需要重新修缮一番。”赵干低声说道。
王大柱负手在院中踱步,看着略显陈旧但骨架完好的建筑,心中已有计较。工坊生意兴隆,资金充裕,买下这宅子并加以修缮不成问题。他更看重的是这里的潜力和安全性。
“价格可以谈。你去找老掌柜,让他找可靠的人估算一下修缮费用,尽快盘下来。”王大柱吩咐道。稳定的大后方,是他在京城立足的根基。
“是!”赵干应下。
看完宅子,王大柱又去了城南的织布工坊。如今的工坊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小规模的样子,在漕帮的庇护和王大柱持续投入下,规模扩大了一倍有余,新式织机增加了上百台,雇工也达到了两百多人,俨然成了京城纺织行业一股不可小觑的新兴力量。
工坊内机杼声不绝于耳,秩序井然。看到东家前来,工头和老工人们都热情地打招呼。王大柱改良的织机不仅让他们效率大增,工钱也丰厚,东家待人又和气,因此威望颇高。
王大柱仔细查看了新出的一批加厚帆布和几种新试制的提花布样品,对质量和进度都很满意。他召来工坊现任的管事(由漕帮和老掌柜共同推荐的一位可靠老人),吩咐道:“李管事,接下来除了保证现有订单,重点要放在新花色的研发上。我们可以尝试与一些绣庄、成衣铺合作,根据他们的需求定制特殊布样,价格可以适当提高。”
这是走高端定制路线的思路,避开与永昌布行等大路货的低价竞争。李管事连连点头,表示记下了。
从工坊出来,已是傍晚。夕阳给京城的屋檐染上一层金辉,街市上人来人往,喧嚣而富有生气。王大柱漫步在街头,看着这古代帝都的繁华景象,心中感慨。从一个懵懂的穿越者,到如今拥有自己的产业和一群牵挂的家人,其间经历的凶险与艰辛,唯有自知。
回到货栈,芸娘和翠儿早已准备好了晚饭。林红缨刚从外面练功回来,额角还带着汗珠。苏静蓉安静地坐在一旁看书,梅香则在整理她的药材。看到王大柱回来,芸娘立刻迎上来,接过他脱下的外袍,柔声道:“相公辛苦了,快洗手吃饭吧。”
饭桌上摆着几样家常小菜,虽不奢华,却热气腾腾,充满了家的味道。众人围坐一桌,边吃边聊。
“相公,新宅子看得怎么样?”芸娘关切地问。
“还不错,位置和格局都好,就是旧了些,需要修缮。等弄好了,就把婉娘和秋菊她们都接过来。”王大柱夹了一筷子菜,笑着说道。
翠儿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京城可比王家沟热闹多了!”
林红缨扒拉着饭,含糊道:“宅子大点好,我练功也宽敞!”
苏静蓉抬眼看了看王大柱,轻声道:“安全最重要。”
王大柱点头:“放心,这次一定会安排妥当。”经历了这么多,他比任何人都更看重安全。
饭后,王大柱回到书房,拿出账本和计划书,开始规划接下来的发展。织布工坊是根基,但要真正在京城站稳脚跟,单靠一个工坊还不够。他打算利用积累的资金,再盘下一两家铺面,专门销售自家工坊出产的特色布匹,形成产销一体的链条。甚至,可以尝试将生意做到南方去。
他正凝神思考,梅香端着一碗安神补气的汤药轻轻走了进来。
“相公,该喝药了。”梅香将药碗放在桌上,看着他略显疲惫的神色,眼中带着心疼,“身体刚好些,别太劳神了。”
王大柱放下笔,接过药碗,笑道:“没事,我心里有数。倒是辛苦你了,一直为我操心。”
梅香微微摇头:“这是妾身分内之事。”她顿了顿,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相公,你内力恢复缓慢,除了心神损耗,似乎……还与那把钥匙有关。我近日翻看一些古籍,隐约觉得,它似乎并非完全沉寂,而是在以一种极其缓慢的方式,汲取着什么……或者说,在与你原本的内力进行某种……融合?”
王大柱闻言一怔,放下药碗,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的钥匙。它依旧冰凉,毫无异样。“融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成员外家傻大儿娶八房姨太太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成员外家傻大儿娶八房姨太太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