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就在此时,陈平轻轻推门进来,递给我一份电报。
我扫了一眼,是来自欧洲的。
“十一月四日。北非。英军第八集团军,在阿拉曼,取得决定性胜利。隆美尔的德意非洲军团,全线溃败,向利比亚方向撤退。”
我捏着电报,心中五味杂陈。
“都听到了吗?”我把电报拍在桌上,“蒙哥马利,在非洲,赢了。全世界的法西斯,都在走向失败。唯独我们,我们这个战场的指挥官,却在为了几万担粮食,在这里……焦头烂额。”
“回去执行吧。记住,河南不稳,‘天府’无望。”
第二周,十一月八日至十一月十四日。
十一月九日,清晨。
我刚到办公室,陈平就迎了上来,他的脸上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狂喜的表情。
“将军!”他压低了声音,但兴奋得发抖,“美国武官处,刚刚转来的……最高密电。‘火炬’!‘火炬’计划!”
“‘火炬’(Operation Torch)?”我立刻反应了过来。
“是的!将军!十一月八日凌晨!美军和英军的庞大舰队,在……在法属北非的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卡萨布兰卡、奥兰、阿尔及尔……三地,同时登陆了!”
我快步冲到世界地图前,死死地盯住了北非的海岸线。
“他们……他们做到了。”我喃喃自语。
阿拉曼,蒙哥马利从东边猛攻。
“火炬”,艾森豪威尔和巴顿从西边登陆。
“隆美尔……”我用红蓝铅笔,在北非画了一个巨大的钳形,“他被……包饺子了。”
这是继中途岛之后,盟军发动的、真正意义上的、将改变整个战争进程的战略反攻。希特勒在非洲的末日,已经注定。
这个消息,如同一剂最猛烈的强心针,注入了我因为河南饥荒而近乎枯竭的内心。
“太好了。太好了。”我来回踱步,大脑飞速运转,“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法西斯的‘南线’彻底崩溃。这意味地中海航线即将打通。这意味……盟军的全部战略资源,将可以……转向太平洋,转向我们!”
然而,我这份喜悦,没有持续超过二十四小时。
十一月十日。
来自第一战区联络处的紧急报告,如同当头一盆冰水。
“……报告次长。豫西,临汝县。我军第一战区某部某团……因断粮五日,于十一月九日夜,在团长率领下,全团两千余人……向日军驻洛阳指挥部……投降。日军……日军当即发放粮食,并将其全团编为‘皇协军’第一旅。冈村宁次……亲自致电嘉奖。”
我眼前一黑,几乎栽倒。
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不是一个小兵,不是一个排,是一个整编团!
“混账!”我一拳砸在地图上,河南的版图,被我的指节砸得深深凹陷。
“汤恩伯!他这个副长官,是怎么当的!”
“将军,”陈平的声音里带着哭腔,“汤副长官……他……他已经派兵去‘围剿’那个叛变的团了。但是……但是……灾民……却在沿途阻拦我军,保护那些……叛军。”
“什么?”我的血液都凝固了。
“因为……因为那个叛变的团,把日本人发的粮食,分给了沿途的灾民。他们说……‘跟着皇军,有饭吃’。”
我瘫坐在椅子上,感觉到了刺骨的寒冷。
冈村宁次。你好毒的手段。
你用饥荒,瓦解了我的军队。你用粮食,收买了我的民心。
“天府”计划,那把北翼的尖刀,现在不仅是生锈了,它……它在反过来,插向我自己的胸膛。
十一月十二日。
山城,美军驻华武官处。
史迪威(Stilwell)的副官多恩上校,和陈纳德(Chennault)的联络官,罕见地一起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他们俩的脸上,都洋溢着“火炬”计划胜利带来的兴奋。
“韩将军,一个伟大的胜利。”多恩上校首先开口,“北非的局势,已经无可挽回地倒向了我们。”
“克莱尔将军也认为,”陈纳德的联络官接着说,“这证明了盟军的力量。他相信,华盛顿会立刻加大对CATF(驻华特遣队)的支援。”
“史迪威将军也认为,”多恩立刻反驳,“这更证明了‘大陆军’战略的正确性。他希望您能立刻批准,将驼峰航线百分之七十的运力,全部交给兰伽(Ramgarh)的X Force。”
他们又在我面前吵了起来。
“够了。”我低沉的声音,让两个美国人同时闭上了嘴。
他们惊讶地看着我。我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喜悦,我的脸上,只有死一般的平静。
“先生们,”我站起身,“恭喜你们在六千英里外的胜利。但是,请你们看看这里。”
我把那份“整团投敌”的电报,扔在了他们面前。
“就在你们庆祝胜利的四十八小时内,我的一个整编团,因为饥饿,投降了日本人。而我的同胞,因为日本人给了他们一口饭吃,正在保护我的叛军,攻击我的忠诚部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指挥了八年抗日战争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