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37年10月24日 11:00
逃离马桥宅阵地的过程,并非奔向生天,而是坠入另一重混乱与危机。
顾明洲、李老四、李旺,以及另外两名侥幸存活下来的十八师士兵,一个是左腿被弹片划伤后走路一瘸一拐的孙瘸子和一个满脸硝烟、沉默寡言只知道叫“大牛”的壮硕汉子——五人沿着那条干涸的河沟,拼命向大场镇方向奔跑。
河沟提供了些许遮蔽,但并非绝对安全。日军的机枪子弹不时从头顶“嗖嗖”飞过,迫击炮弹也偶尔落在附近,溅起漫天泥浆。空气中弥漫着失败和死亡的气息,沿途随处可见丢弃的武器、散落的文件、以及倒毙在撤退路上的士兵和平民遗体。一些伤兵倒在路边,发出无助的呻吟,但撤退的洪流无人敢停,也无人能停。
“快!快!别停下!” 李老四捂着流血的胳膊,脸色苍白,但依旧强撑着催促大家。他是班长此刻是这支小队伍里军衔最高、经验最丰富的人,自然而然地接过了指挥权。
顾明洲搀扶着体力不支、几乎要虚脱的李旺,另一只手紧握着那支只剩空枪的汉阳造,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他的“可视地图”一直开启着,已经有点头昏脑涨。可视地图半径一千米范围内,代表日军的红色光点如同瘟疫般在蔓延、渗透,试图迂回包抄撤退中的中国军队。而代表友军的绿色光点则稀疏而混乱,正在不断向后移动,但速度远不如日军穿插部队快。
他们必须尽快抵达大场镇的新防线,否则一旦被日军穿插部队截断后路,后果不堪设想。
“咳咳……水……顾大哥,我想喝水……” 李旺嘴唇干裂,声音微弱。
顾明洲自己的水壶早已在战斗中丢失。他看向其他人,李老四摇了摇头,孙瘸子和大牛也是一脸无奈。撤退得太匆忙,根本来不及补充给养。
“坚持住,到了大场就有水了。” 顾明洲只能这样安慰,但他自己喉咙里也如同着火一般。
就在这时,顾明洲的“可视地图”边缘,大约八百米外的一处坍塌的农舍区域,突然出现了几个快速移动的红色光点!数量不多,只有五六个,但他们的移动方向非常明确——正试图斜插到这条河沟的前方,意图不言而喻!
“有鬼子!前面!” 顾明洲猛地停下脚步,压低声音示警。
所有人瞬间紧张起来,立刻依托河沟的坡度卧倒。
“看清没?多少人?” 李老四急切地问道。
“我从小就眼睛好看得远,有五六个,大概八百米外,正在往我们前面运动。” 顾明洲快速说道,同时大脑飞速运转。对方人数不多,但显然是精锐的侦察或穿插分队,装备精良,而且占据了有利地形。己方五人,人人带伤,弹药几乎耗尽,李老四的驳壳枪也没子弹了,其他人的步枪恐怕也是烧火棍,体力透支……
硬拼是死路一条。
绕路?时间来不及,而且周围地形开阔,更容易暴露。
“妈的!阴魂不散!” 孙瘸子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狠狠骂道。
李旺紧张得抓住顾明洲的胳膊的手在发抖。
大牛则默默地握紧了手中没有子弹的汉阳造,看了一眼枪上的刺刀,目光坚定。
李老四脸色变幻,最终露出一丝狠色:“不能等死!等他们卡住位置,咱们就成瓮中之鳖了!必须冲过去!趁他们还没完全到位!”
顾明洲却摇了摇头,眼神锐利:“不能冲。他们有机枪,我们冲过去就是活靶子。”
“那怎么办?等死吗?” 孙瘸子急了。
顾明洲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落在了河沟一侧,那里有一条被雨水冲刷出来的、更浅更窄的支岔,蜿蜒着通向一片相对茂密的、被炮火摧残得只剩半截树桩的小树林。这条支岔,在地图上显示,可以绕到那伙日军侧后方大约三百米的位置。
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在他脑中形成。
“李班长,你带他们,沿着这条小河岔,摸到那片树林边上。” 顾明洲指着那条支岔,语速飞快,“不要暴露,等我信号。”
“等你信号?你要干什么?” 李老四愕然。
“我去引开他们。你们听到那边有动静,就立刻穿过前面的开阔地,不要停,直接往大场镇跑!” 顾明洲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顾明洲没快速将自己那支空枪的刺刀卸了下来,反握在手中。冰冷的刀锋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幽光。
“顾大哥!” 李旺死死拉住他。
李老四也瞪大了眼睛:“顾兄弟!这不行!太危险了!”
顾明洲看着他们,冷静道:“我们没得选。要么一起死,要么赌一把。我跑得快,熟悉地形,有机会脱身。记住,听到动静就跑,别回头!”
他不能告诉他们自己有系统地图的秘密,比其他人更容易脱身。当然,风险极高,很可能真的送命。
不等李老四再反对,顾明洲猛地挣脱李旺,如同鬼魅般跃出河沟,利用地形起伏和弹坑的掩护,朝着那伙日军所在的农舍区域侧翼,快速迂回而去!他的动作轻盈而迅捷,将“格斗大师”技能带来的身体控制力发挥到极致,尽量不发出声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战:重生川军,杀鬼子续命请大家收藏:(m.2yq.org)抗战:重生川军,杀鬼子续命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