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十三年(1938年)五月,日本,横滨港。
海风带着咸腥气,吹拂着码头旗帜——那刺眼的旭日旗在灰蒙蒙的天空下猎猎作响。巨大的邮轮拉响沉闷的汽笛,缓缓靠岸。舷梯上,提着各式行李的旅客鱼贯而下,人群中混杂着西装革履的商人、穿着和服的归国者、以及少数神色倨傲的军官。
顾明洲穿着一身质料普通的深灰色西装,拎着一个半旧的皮箱,走在人群中。他微微低着头,帽檐遮住了部分视线,但【生命感知】已如同无形的蛛网悄然散开,捕捉着周围每一个生命光点的情绪与动向——大多是归家的急切、商人的算计,以及港口工作人员麻木的忙碌。也有几处带着审视与警惕意味的光点,应该是港口的宪兵或特高课的眼线。
他此刻的身份是“顾洲”,“满洲国”奉天协和商社的雇员,奉命前来东京与“友邦”商社洽谈一批东北矿产的运输事宜。护照和签证在入境检查时没有遇到任何麻烦,袁殊的手艺确实天衣无缝。
踏上横滨的土地,一种极其怪异的感觉涌上心头。这里没有硝烟,没有废墟,街道整洁,电车叮当作响,行人衣着体面,秩序井然。与满目疮痍的台儿庄、混乱压抑的上海华界相比,这里仿佛是一个和平、甚至繁荣的“正常”国度。然而,顾明洲深知,这“正常”的表象之下,是这台战争机器疯狂运转的大本营,是无数华夏苦难的源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军国主义气息,街头的征兵海报、商店橱窗里宣扬“圣战”的标语,无不提醒着他身在何处。
他没有在横滨停留,直接登上了前往东京的电气列车。车厢内,穿着“国民服”、表情狂热的青年在高谈阔论“支那事变”的“赫赫战果”;几个穿着和服的中年妇女则小声议论着配给制带来的不便,语气中带着隐忧,却无人敢公开质疑战争。顾明洲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目光投向窗外飞速掠过的城镇和田野,眼神冰冷。这片土地的安宁,是建立在无数中国人的尸骨之上的。
根据袁殊提供的有限信息和系统商城里兑换的东京地图,他在东京市区一个不算繁华、但交通便利的街区下了车,找到了一家由台湾人经营、主要接待中下层商务旅客的“松叶屋旅馆”。这里人员复杂,管理相对松散,不易引起注意。
用流利的日语办理好入住,房间在二楼,狭小但干净。顾明洲放下皮箱,第一时间检查了整个房间,确认没有窃听设备,又在门窗上做了不易察觉的记号。
夜幕降临,东京的灯火次第亮起,比上海租界更多了一份整齐划一,却也少了几分生气。顾明洲没有开灯,站在窗前,【可视地图】以他为中心无声展开。半径五千米范围内,无数生命光点明灭闪烁。他重点感知着那些带有军事、警察或明显官方色彩的建筑,以及可能存在的第六师团、第十六师团相关设施或人员聚集区。信息庞杂,需要时间梳理。
当务之急,是熟悉环境,建立安全屋,并开始搜集那两个师团军官家属的具体信息。系统任务要求“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目标是“家属”和“后勤体系”,这意味着需要精确的情报。
接下来的几天,顾明洲化身为一个沉默寡言、忙于商务的普通职员。他白天穿着西装,出入东京的商业区、图书馆、报刊亭,借助“顾洲”的身份搜集公开的工商信息,同时留意一切可能与第六师团(熊本师团)、第十六师团(京都师团)相关的线索——荣军会的活动通知、某些特定同乡会的集会、甚至是一些地方报纸上关于出征军人家庭的报道。
【神枪手(高级)】带来的超强观察力和记忆力,让他能快速从海量无用信息中捕捉到关键碎片。他注意到,第十六师团(京都师团)的军官家属,较多集中在京都府以及东京的某些特定区域,如世田谷区、目黑区的一部分。而第六师团(熊本师团)的家属则相对分散,但在熊本县人在东京的联谊活动中也能找到踪迹。
夜晚,他则换上深色衣物,利用【隐匿精通】在东京的街巷间穿梭,如同真正的幽灵。他远远观察那些可能的目标区域,记录巡逻警察的路线、监控死角和潜在的安全路径。【生命感知】让他能提前避开夜间巡逻队和潜在的暗哨。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真切感受到了日本国内日渐高涨的战争狂热和压抑的社会氛围。街头随处可见“武运长久”的旗帜,收音机里循环播放着军歌和战报,民众被要求“节约报国”,任何反战言论都会招致严厉镇压。但同时,他也从一些小巷里的居酒屋醉汉的抱怨中,从主妇们排队购买配给品时的窃窃私语中,捕捉到了一丝疲惫与不安。长期的战争,已经开始消耗这个国家的元气。
这天夜里,顾明洲潜入世田谷区一片较为安静的住宅区。根据他白天的情报交叉比对,这里居住着一名第十六师团的一名步兵联队副联队长,其家眷就在此地。他如同壁虎般贴在一栋二层小楼侧面的阴影里,【生命感知】确认屋内只有两个相对微弱的生命光点,应该是女眷或孩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战:重生川军,杀鬼子续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爱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爱言情!
喜欢抗战:重生川军,杀鬼子续命请大家收藏:(m.2yq.org)抗战:重生川军,杀鬼子续命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