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岁的除夕。
城市被一种喧嚣的寂静笼罩着。
窗外,零星的、胆大的孩童提前燃放的鞭炮声,像遥远的战鼓,更反衬出屋内的冷清。
社区统一悬挂的红灯笼,在寒风中摇曳,投下孤零零的光晕,却照不进张山心底那片沉寂了多年的荒原。
孩子们都去外地旅游过年了。
是张山执意让他们去的。
“去吧,都去,热闹热闹。”
他坐在旧沙发上,对忧心忡忡的女儿们挥了挥手,语气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淡,“我一个老头子,在家清净,挺好。你们陪了我这么多年,也该松快松快了。”
张欣和李昱拗不过父亲,她们知道,这是父亲另一种形式的体贴,不愿成为儿女追求新年鲜活的牵绊。
她们准备了足够的食物,再三叮嘱,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家里,终于彻底只剩下他一个人,以及满屋无所不在的、关于孙雪的回忆。
傍晚,天色彻底暗了下来。远处的烟花开始零星地在夜空中炸开,绚烂,短暂,如同人世间许多美好的瞬间。
张山慢慢地走进厨房。燃气灶打火的声音在寂静的屋里显得格外突兀。
他烧了一小锅水,从冰箱里拿出女儿们包好冻着的汤圆。
圆滚滚,白胖胖,是孙雪最爱吃的黑芝麻馅。
水开了,蒸汽氤氲,模糊了厨房的玻璃窗。他将汤圆轻轻拨入翻滚的水中,看着它们沉底,再慢慢浮起,在沸水中打着旋儿,像一个个不安分的、圆满的句号。
他盛了一碗,只盛了一碗。端到餐桌前,那是他和孙雪吃了无数顿饭的位置。
他坐下来,用微微颤抖的手拿起勺子,舀起一个汤圆,小心地吹凉,送入口中。
软糯的外皮破裂,温热的、甜腻的黑芝麻馅流淌出来,熟悉的味道瞬间充斥口腔。
这味道,穿越了数十年的光阴,将他带回到无数个有孙雪在的、温暖喧闹的除夕夜。
那时,孩子们还小,围着桌子叽叽喳喳,孙雪会笑着嗔怪:“慢点吃,别烫着……”
而此刻,只有他一个人,默默地,咀嚼着这份甜,也咀嚼着这份深入骨髓的孤寂。一碗汤圆,他吃了很久,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告别。
吃完,他将碗勺洗净,放回原处,动作缓慢而郑重。
然后,他走进了书房。
从那个带有铜锁的老式抽屉深处,取出了信纸和钢笔。他戴上老花镜,拧开笔帽,墨水的气息混合着陈旧纸张的味道,弥漫开来。
他要写遗嘱,或者说,是一封留给女儿们,也是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的信。
笔尖落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秋叶拂过地面。
遗 书
吾女张欣、李昱亲览: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爸爸应该已经去找你们的妈妈了。
不要难过,也不要哭。爸爸活了八十五年,很长,也很累了。现在,终于可以去歇歇,可以去陪她了。这是我盼了许久的事。
有些话,憋在心里一辈子,临走前,想跟你们说说。
我这一生,最幸运的事,就是在那年夏天的动物园,跟你妈妈初相识,她当时吃雪糕的样子,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后来上大学了,选修课上爸爸流鼻血,请假去买卫生巾而相遇相知相恋。
你们妈妈是我生命的全部意义。
欣欣出生的时候,那么小,那么软,我抱着都不敢用力。
你妈妈累得睡着了,脸上都是汗,我却觉得她美得不像话。那时候我就发誓,要让你们娘俩过上好日子。
昱昱出生,随了妈妈的姓,我和你妈妈都高兴,这是我们对姥姥姥爷的感激。看着你们俩,就像看着我们生命的延续,再苦再累,心里都是甜的。
你们上幼儿园,我和你妈妈每天接送,车里总是吵吵闹闹,问不完的“为什么”。
上小学,辅导作业,爸爸没少着急上火,心里气得要命,脸上还得装着耐心,现在想想,真好笑,也挺怀念的。
尤其是欣欣那次,还跟我来个“皇阿玛奏报”,吓得我以为你在学校闯了多大的祸。
后来你们大了,到了狗都嫌的年纪,欣欣叛逆,爸爸整天提心吊胆,就怕哪个不懂事的小黄毛把我的心肝宝贝骗走了。
现在想想,是爸爸太小看我的女儿了。你们都很争气,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成家立业,有了磊磊和朵朵。
帮你们带磊磊和朵朵的那几年,是爸爸退休后最充实的日子。
看着他们小小的样子,就像又看到了你们小时候。
接送他们上学放学,混在家长群里,看着你们当初为我们操心的事情,轮到你们自己了,爸爸一边觉得好笑,一边又心疼你们的辛苦。
这辈子,能看着你们出生,长大,成才,成家,再看着你们的下一代慢慢长大,爸爸觉得,值了。
真的,特别值。
我和你们妈妈,辛苦一辈子,没给你们留下什么金山银山。
你们姥姥姥爷留下的那套城中村的老宅,还有我和你妈后来咬牙买下的那五套房子,都由你们姐妹俩平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修真归来,我成了地球首富请大家收藏:(m.2yq.org)修真归来,我成了地球首富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