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起初以为是骗子,可当对方直接带他到江城最权威的律师事务所进行咨询,并展示了雄厚的公司背景资料和银行担保函后,他和老伴激动得几乎一夜没睡。
困扰了他们大半年的难题,就这样戏剧性地解决了。
住在五楼,刚刚失业的年轻白领小王,正准备挂出自己的房子缓解财务压力。
他接到了一个自称是“蓝海置业”员工宿舍采购部经理的电话,对方提出的收购方案不仅价格优厚,甚至承诺可以为他推荐一份在新成立的子公司里的工作。
住在二楼,一直因为邻里噪音和房屋漏水问题而烦躁不已的李女士,面对那份足以让她在城市新区换一套精装修大三居的补偿方案,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签下了名字。
一个个在不同时间注册于不同离岸金融中心、彼此毫无关联的空壳公司,通过数十个不同的房产中介和法律顾问,像章鱼的触手般,精准地伸向了这栋老旧单元楼里的每一户业主。
他们给出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是公司打包收购做员工宿舍,有的是投资机构看好地段想整体改造,有的甚至是以慈善基金会的名义进行旧城风貌保护性收购。
每一个理由都无懈可击,每一份合同都合法合规,每一笔资金的流向在系统的精心编织下,都清晰得足以应对任何级别的审查。
就在第七户签约当天,当地一家自媒体公众号突然发布了一篇题为《江城惊现“黄金楼”:一栋30年老楼竟卖出亿元天价?
》的文章,配图是中介上门洽谈的照片,迅速登上本地热搜。
凌笑眉头微皱,正欲手动干预,系统却自动弹出提示:
【检测到公共信息污染风险。
已启动【舆情静默协议】。
目标文章将在37秒后因“技术故障”全网删除;相关账号将触发平台限流机制;后续类似报道生成概率降低至0.03%。】
他轻叹一声,果真是“看不见的手”,比任何公关团队都高效。
绝大多数住户在丰厚的补偿下,欣然同意,迅速办理了交割手续。
期间也曾有过极个别的“钉子户”,试图待价而沽,但在代理人不动声色地将报价略微上浮百分之十,并暗示这是最后机会后,那点微不足道的贪婪和犹豫也随之烟消云散。
整个过程快得惊人,前后不过一周时间。
当最后一家住户拉着行李箱,满脸笑容地坐上搬家公司的货车离开时,这栋承载了无数家庭喜怒哀乐的建筑,彻底归于沉寂。
它像一座被时光遗忘的孤岛,静静地矗立在喧嚣的城市之中,产权信息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全部转移到了一个由凌笑百分之百控股的、在地球上任何商业数据库中都无法直接关联到他本人的境外公司名下。
推土机般的搬家车驶远后,长乐路74号陷入一片死寂。
接下来的三天,清洁队和安保人员完成了最后一次清扫与封控检查。
所有个人物品被清空,监控探头拆除,整栋楼正式进入“静默期”。
直到第七日深夜,最后一个代理人才提交最终产权确认书。
那一夜,凌笑终于独自踏入这座已完全属于他的寂静王国。
他走上天台,晚风吹拂着他的衣角,脚下的城市灯火璀璨,宛如一片倒映的星河。
他再次调出系统面板,确认了所有产权交割手续均已在法律层面完美落幕。
“系统,启动【一次性建筑结构改造模块】。”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
【指令确认。消耗1,200,000点。】
【当前剩余点数:4,848,500点。】
【【一次性建筑结构改造模块(隐匿型)】启动中……】
话音落下的瞬间,没有任何惊天动地的异象发生。
没有光芒万丈,没有剧烈波动,甚至连震动都未曾感知。
然而,站在这栋建筑内部的凌笑,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一种异样——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周围的寂静不再是单纯的空旷,而是仿佛被一股无形的、磅礴的力量所填充、所饱和。
他伸出手,指尖即将触及墙壁。
就在接触的刹那,那斑驳的墙皮如墨迹遇水般悄然化开,消融成一片灰色的雾气。
墙体内部的老砖、锈钢筋、杂乱电线,皆在雾中分解、重组,化作最基本的粒子流。
这不是毁灭,而是更高维度的创造。
无声的重构从脚下蔓延。
老旧水泥地瞬间变得平滑如镜,呈现出深邃的金属质感暗灰。
脚底传来的不再是松软与坑洼,而是坚实、致密的反馈,仿佛踩在星际战舰的甲板上。
灰色的“湮灭之雾”如潮水席卷楼层,吞噬旧结构,新生的合金墙壁一体成型,表面覆盖可变纳米涂层,天花板与地板无缝衔接,宛若整块巨岩雕琢而成。
原本狭窄的楼道豁然开阔,布局重置,普通房门位置被平滑墙面取代,仅在凌笑视野中,淡蓝色虚拟线条勾勒出隐藏式气密门轮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请大家收藏:(m.2yq.org)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